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中心在京启动
中新北京网12月18日电 (记者 于立霄)全国首家“一站式”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中心(简称“北平台”)今天在北京正式启动运行。
该平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由检验检疫集中监管中心、公用型保税仓库和联合办事大厅三部分组成,是设施专业、品类齐全、风险可控、通关便捷、兼具保税物流和检疫集中查验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
中关村生物医药发展势头良好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在启动仪式上透露了一个新消息,新近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正式批复了中关村开展12项药品、食品改革试点。此次改革试点是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的改革。重大原创新药审批可以进入中关村的绿色通道,快速审批,极大提高了新药的审批效率。
中关村生物健康领域创新资源和医疗资源密集,位居全国首位,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39家生命科学相关高校院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55家生命科学研究机构,1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5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46位,约占全国的一半。
蛋白组学、生物芯片、蛋白质药物等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和实验室落户中关村,“重大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中三分之一项目由中关村企业和高校院所承担。
中关村新药研发实力全国领先,在蛋白质药物和大规模复性制造、基因药物研制、新型联合疫苗、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备等领域,掌握技术主导权。
中关村拥有1634家生物和健康企业,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88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30家,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一站式”服务方便快捷
“进口一批特殊物品或生物材料手续繁琐,过了海关还要走检验检疫环节,高风险的特殊物品检疫又要到其他地区办理,真是下单容易到手难……”科研单位和企业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过去在传统的监管体系下,特殊物品和生物材料从海外抵达北京,需要经过海关、检验检疫、卫生等多部门的监管和审批,才能通关放行。由于特殊物品和生物材料检验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申请人有时需要在多个部门或是同一部门分布在不同区县的专业检验地点之间辗转,既费力又费时。
如今在北平台宽敞明亮的联合办事大厅里,海关、检验检疫的报关、查验和放行流程全都能一站完成,科研人员不再需要东奔西跑、辗转多个部门。
混合所有制助力“联合创新”
该平台的一大特点是,创造性地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通过国有资本与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的共同合资,以市场化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进行北平台的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关村管委会协调各政府部门推动先行先试政策落地,昌平区政府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司提供场地设施,泉心泉意公司提供第三方特殊物品和生物材料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经验,多方力量合力推动,形成政府搭台、职能入驻、专业运营的联合创新模式。
在中关村管委会、海关、检验检疫多方推动下,北平台建立了保税仓库、检验检疫监管中心,搭建一站式报关、报检和集中查验绿色通道,将口岸有效延伸至科研创新前沿,实现生物试剂耗材制品的“快报快检快放”。
对于试点企业实行诚信备案制度、细分风险分类管理等措施,提高通关效率,降低监管压力,最终实现“口岸放行、平台查验、后续监管”的创新监管模式。(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