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增势强劲
“小米2014年上半年业绩:手机售出2611万台,同比增长271%;含税销售额达到330亿元,同比增长149%。”——这是小米董事长雷军近日通过微博对外发布的消息。与此同时,其日前首发的小米平板64GB已成其官方平台新的“预约明星”。
一枚指甲盖大小的万能芯片,只要经过软件改写和编程,就能在高精尖医疗设备、工厂里的大型工业控制仪器、绚丽的巨型显示屏驱动等不同的行业系统中灵活“跨界”,充当其“大脑”——这是京微雅格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成功研发的我国首枚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万能芯片。
“去年至今,公司生产的 LA45、PET-MRI等装备已经销售到美国费城国际癌症中心等国际著名医疗机构。”今年1月10日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回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大基医疗集团,正在开启我国核医学诊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幕……
这些令人瞩目的业绩与创新成果,均来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12年中关村推动实施“64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以来,中关村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和四大潜力产业集群整体增势强劲。今年1-5月,中关村6大优势产业集群和4大潜力产业集群实现总收入7714.1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的69.7%,同比增长16.2%。其中小米、京东世纪信息等重点企业增速超过60%。
“64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强劲
4年前,雷军和他从世界各大公司挖来的几位合作伙伴创办了小米,但今天的规模和成长速度却让人始料未及。凭借“硬件+软件+互联网”的“铁人三项”模式,小米不仅深植于最初的智能手机领域并独占鳌头,更将其产品线延伸到小米电视、小米平板、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迸发出的“惊艳”,均得益于其怀抱“互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拓展。
中关村是国内最具优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引领了软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多次产业变革浪潮,小米仅仅是勇立潮头的一位代表。目前,中关村已初步培育形成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等产业集群,聚集了联想、用友、百度、京东、小米、拓尔思、超图软件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通信标准、移动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社会化媒体、语音识别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具有突出优势。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11072.1亿元,同比增长14.3%。总体看,中关村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64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其中,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收入增长迅猛,实现总收入2357.1亿元,同比增长38.4%,对中关村示范区“6+4”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总体的增长贡献率达47.3%。中关村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实现总收入7242.4亿元,占园区总收入的65.4%,同比增长18.4%,对园区总收入增长贡献率达81.3%。
从高新技术领域来看,电子信息和环保领域增势强劲。今年1-5月,受益于国内节能减排市场需求的强力支撑,在国电龙源、国电清新等企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环境保护领域收入增长持续强劲,同比增长42.4%,利润同比增长59.1%,整体盈利状况继续向好。得益于小米科技、小米通讯以及中移动通信终端等一批移动互联网企业快速增长的拉动,电子信息领域收入增速自年初以来始终稳定在20%的增长高位,利润增速也回弹到17.5%。
科技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多年前,孙启银是国内某医院主任医师,在日常工作中,癌症病人的痛苦与绝望催生了他立志研发高精尖医疗设备挑战“癌魔”的雄心。经过十余年潜心研究,孙启银带领大基医疗集团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申报了35项专利,其中国际专利7项,并获得11项专利。2013年,北京大基康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医学装备系统及产业化项目,勇夺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公司首创的放射动力治疗癌症、血管斑块、血液病新技术,填补了国际医疗新技术空白。自主创新的全国首台PET医疗装备,原材料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打破了国外产品PET市场的垄断局面。其中64环、96环PET是目前世界上环数最高的PET。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PET-MRI、PET-CT影像系统在全球首家成功应用于临床。
北京大基康明的科技前沿项目是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的珍贵果实之一。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创新创业继续保持活跃,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明显,科技创新活力增强。今年1-5月,园区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共4167家,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的68.2%。园区企业申请专利15029件,同比增长19.2%,占北京市的30.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647件,同比增长17.7%,占园区企业专利申请量的57.5%。企业获得专利授权8817件,占北京市的31.5%。截至2014年5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1050件,占北京市企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的65.7%。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