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电视台:一个人抵得过一个卫视

24.12.2014  02:08

  互联网时代就是个性化时代。这个特点与当下的视频热结合,造就了一大拨个性化自媒体视频节目,我们姑且将它们叫做“个人电视台”.2014年,各类“个人电视台”表现神勇,在收获巨量观众的同时,风头直压传统电视台,创造出新媒体视频内容的奇迹。

  这些“个人电视台”中的典型代表是高晓松、罗振宇、吴晓波这类精英知识分子,他们以个人品牌为基底,拥有庞大的知识储备或在某个领域有多年的积累,在思维与形象上均能体现出个人的独特性。他们的视频节目以脱口秀为主要形式,都具有相当数量的受众人群(粉丝)积累,都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都具备开发更多衍生品的潜能。

  在个人脱口秀火爆的同时,强调个人品牌的视频节目今年在形式上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更多地横向延展开来,比如纪录片、真人秀、创新产品路演等类型的视频节目。这些节目以打造更多个人品牌为目的,成为平台型的“个性电视台”.i代言、怪杰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这些“个人电视台”的节目制播简单,形式活泼,与当下的热点契合紧密,又能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经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显现出巨大的“杀伤力”.比如,高晓松的“晓说”在优酷播出两季后,累计了5亿多点击量,将许多传统卫视的收视率遥遥甩在身后。i代言播出的新一代空气净化器--三个爸爸,在1个月的时间里拿下中国众筹金额冠军。这些,都预示着在移动互联时代,个性化的自媒体视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

  以下是i黑马盘点的2014年十大“个性化电视台”,你肯定也会成为他们的观众。

  高晓松“卖艺人

  节目名称:《晓说》、《晓松奇谈

  节目类型:个人脱口秀

  高晓松曾说自己40岁之后,生活和做事的目标更明确了,并称自己就是个“卖艺人”.这两档节目是基于高晓松本人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其量身打造的。30分钟左右的节目不会限制主题,他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规划。不过,在脱口秀的形式上要求他尽可能用“高晓松”的表达方式,以突显个人的风格化。节目录制时,现场没有备用稿子和提词器,摄影师一喊开机,高晓松就开始“”侃儿。

  高晓松总结自己节目的个性特征时表示:“我主要讲‘识',知识够不够不重要,见识很重要,谁不会用搜索?但我能找到有意思的角度和联系,比如我在美国能接触到大量国内接触不到的资料,图书馆里就能借到蒋介石的日记。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