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打造34个五星级民俗村 乡村旅游收入超1亿元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优良的生态环境、秀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文化、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众多的景区景点,赋予延庆乡村旅游极大的魅力。
近年来,延庆通过推出30万民俗旅游保险、搭建最高50万元贷款平台、打造“五星级”民俗主题村户等开创性措施,实现了从粗放经营向效益提升、从无序经营向规范经营、从特色缺乏向品牌集聚的再次升级,成为提升县域活力的新经济增长极
首批五星级民俗村户主题村打造
延庆县是北京市首个启动民俗户星级评定试点工作区县。如今民俗村呈现出“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风貌。
去年,延庆县大庄科乡慈母川村村支书高稳明在政府支持下,把家里农家院进行了升级改造,“消灭”脏乱差。建太阳能浴室;卫生间的水泥地改成瓷砖;房间床单床被统一标牌;培训员工说话做事、打扫房间;院子外面配套种植景观植物。由单纯为游客提供一顿新鲜农家饭,升级为提供优质特色服务。
走进高稳明1100平米的农家院,迎面而来的是大理石瓷砖铺成的宽阔的大厅和朱红色的客厅门窗,看起来十分古朴而有了些诗意。大厅正中间种一棵开花植物,墙壁四周有绿萝等绿藤植物垂在灰砖红柱边。楼上窗明几净,过道转折处还拉了珠子门帘。一改往日农家院的随意。
“农家院可以容纳200人吃饭,70人入住。”高稳明介绍,升级改造后,环境舒适了,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旺季盈利最高可达7、8000元一天。2015年还被评为五星级民俗户,得到2万元的政府奖励。
延庆县旅游委副主任郑爱娟介绍,截止目前,延庆全县共打造出星级民俗村34个,星级民俗户1024户,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54家,直接从业人员5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万余人,2015年上半年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9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20.8%。
首推30万元民俗旅游保险
搭建最高50万元贷款平台
延庆以政策为导向,通过差异化的示范引导,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延庆县旅游委与中国人保财险合作,推出北京市首个民俗户保险险种,同时政府补贴50%的保费,民俗户只需交200元,就能为自身家庭财产、游客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总额30万元的安全保障。
高稳明告诉记者,农民开农家院最怕的就是有意外发生。“比如游客喝了酒在哪里剐蹭一下,或者哪里发生点小火灾什么的,都是有风险的,心里很没有安全感。” 自从政府推出“家庭财产保险、客人意外险、食物中毒险、员工保险”政府帮忙的民俗旅游保险后,高稳明的心里安稳多了,“风险减少了,负担也减轻了。”据统计,延庆县今年已为379户民俗户办理了保险业务。
此外,郑爱娟介绍,延庆县还为乡村旅游搭建贷款担保平台。与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北京银行合作,推出最高金额50万元的贷款,满足了民俗户升级改造资金需求。目前已为首批20户民俗户申请了364万元的贷款。
1500万元改善权限民俗村基础设施
延庆县紧抓乡村旅游等级评定契机,对精品示范村、示范户和特色业态进行扶持奖励,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完善导览牌、娱乐项目等旅游服务设施。郑爱娟介绍,2014年至2015年,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1500万。
规划建设了云瀑沟、凤凰坨、珍珠泉、慈母川等10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设完成了12处自行车骑游通租通还站点;对盆窑村、秀水湾村等9个民俗村的停车场、公厕、标识牌、休憩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为全县民俗户免费安装POS机,优惠安装WiFi,基本实现全县民俗户WiFi全覆盖。
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民俗村、户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统一标识、统一桌椅、统一餐具、统一床上用品、统一洗涤的“五统一”规范管理,推动乡村旅游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据介绍,柳沟、珍珠泉、长寿岭、慈母川等四村入榜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盘活闲置资产 引进乡村酒店
为提高延庆乡村旅游人均消费,提升乡村旅游整体接待档次,延庆县还积极推进乡村酒店建设,对全县主要旅游节点、特色古村落、搬迁村等闲置资产进行调研,积极对接有实力、有经验、有口碑的投资商,加强沟通,积极引进。
目前,石峡村与北京妫水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东沟村与山里寒舍山水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椴木沟村与北京四海置业天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龙凤村与北京本草园有限公司、大石窑村与北京京西北乡村旅游公司已成功签约。随着这些乡村酒店项目的落地建设,延庆高端乡村旅游产品将得到丰富,满足游客多元化休闲度假需求,提高乡村旅游人均消费。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