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格的生态红线 最给力的生态补偿

14.05.2015  11:44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广东东莞向来笃定、从容。

 

        这份笃定与从容来自于东莞人对生态一以贯之地执著——划定最严格的生态控制线、给予最高昂的生态补偿、吸纳最广泛的人群参与。创森,改变着东莞的生态环境,改变着人们的生态理念,也显著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全市44%土地纳入生态控制线

 

      “改革开放之初,东莞很穷,所有人都想方设法找钱。慢慢的钱袋子鼓了,却发现水不是那么干净了,空气也不是那么新鲜了,原来很多东西都不是理所当然的,生态是那么重要。这时候,东莞上下开始种树、保护森林,希望找回久违的良好生态。”东莞市林业局局长胡炽海在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种对绿色的渴望转化为了具体行动——2006年,东莞创新规划体制,率先启动生态控制线编制工作,出台了《东莞市域生态控制线规划》《东莞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划定了占全市土地面积44.7%的市域生态线范围,包括全部林地在内共1103平方公里。

 

      东莞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徐正球告诉记者,东莞生态控制线的划定与其他地方不同,运用的是“反规划”理念,只要没有纳入建设用地的,全部纳入生态控制线范围。“这样做,一是对林地、湿地等生态用地进行了全部有效保护,另一个就是将非建设用地进行控制,主要用于增加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恢复生态环境。”徐正球说,这对面积狭小局促、工业高速发达、寸土寸金的东莞而言,殊为不易。

 

      东莞对划入生态控制线范围的土地有着严格规定:对于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禁止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封山育林区等生态用地,严防房地产、高尔夫等项目侵占。

 

      “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生态控制线规定要求,淘汰、拒批不合格企业3000余家,取消了百亿光伏能源等一批项目立项资格,初步发挥生态建设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激励和服务作用,有力助推空间集约、生态盈余和经济转型。”东莞市副市长鲁修禄说。

 

      农村非经济林地每年每亩补助140元

 

      作为稀缺生态资源的代表,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已逐渐被社会公众认识,而公益林补偿偏低、不到位也是不争的事实。相对于始终徘徊在低位的全国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东莞先行一步,对森林资源的资金补偿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从2008年开始,东莞财政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按1∶1比例与省级补偿资金配套。目前,广东省级财政每亩补偿20元,东莞财政配套后每亩补偿合计40元。除此之外,东莞对于农村非经济林地每年每亩额外再补偿100元。

 

      “农村非经济林地,也就是除了种植荔枝、柑橘等水果之外的林地,这些林地大部分是水源涵养林、阔叶林、天然林等生态林地,所以,笼统一点说,东莞对农村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是140元,应该是全国最高的。”胡炽海说。他接着补充:“当然,我们可能了解到的全国信息不够全面,但是欢迎大家都做信息员,如果知道哪个省市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比东莞高,告诉我们,我相信东莞市委、市政府和东莞的老百姓都愿意追上去。

 

    高额的生态补偿彰显的是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和魄力以及对绿色的痴迷、珍惜,其背后,是对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思索与考量。

 

      位于东莞与惠州交界处的南面村是东莞林业第一村,全村355户1533人,有林地面积3万多亩,生态公益林占到2.2万亩。这里曾经是东莞最贫困的地区,随着集体林改的推进以及东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提高,南面村逐渐摆脱了砍树为生的尴尬,走上了生态保护与百姓致富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全村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70%拿出来分配,30%用于村集体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修路等公共事业。仅此一项,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1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林雪青告诉记者,如今,靠山护山、人人护林已成为南面村的新常态。

 

      人人参与到生态建设中

 

      山水森林城、宜居新东莞,请支持东莞创森——这是印在东莞当地企业爱维出产的纯净水瓶上的公益广告,只要饮用,就能清晰地看到。当然不止于此,还有高速公路上的滚动屏幕,免费发放给市民的纸巾盒。走进东莞,只要你稍加留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宣传就在身边。

 

    东莞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乐见其成——先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富起来的他们不再紧紧盯着钱袋子,更加看重的是生态、是健康。因此,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吸引了最广泛人群的参与,无论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还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来打工者。

 

      东莞曾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市民中做过一次随机访问调查,接受访问的市民全都支持创森行动,并表示将积极参与其中,为建设美丽、幸福的东莞尽一份力量。来自甘肃25岁的小陈在东莞打工已经3年多,目前在东莞一家电子厂工作。每逢节假日,他都会与朋友、老乡们到森林公园游玩。他告诉记者,只有畅游在森林里,才能忘却工作的繁忙与对千里之外亲人的思念。东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他加油点赞全力支持。

 

      企业的积极性也被广泛调动,投钱保护生态已经不是偶然。光大地产在东莞市中心开发楼盘,社区内有一座叫将军帽的小山包,山上长满香樟等树木。若以经济成本推算,推倒小山似乎更划算。但是光大地产不仅没有选择这一划算的方式,还出资修建廊道将将军帽与不远处的黄旗山城市中心公园连接,让社区居民与东莞市民共享生态保护成果。(wp)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作者:焦玉海 黎明 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