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如何落地 看总理怎么说

22.02.2016  10:56
      说到底,若想破除“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等情形,让“两会好声音”真正成为政府吸纳民意、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途径,关键还是要看各级各部门的执行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15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汇报。会议指出,去年两会以来,部门出台的许多政策都吸纳了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但也存在少数部门办理不及时、办理质量不高等问题。要求各部门严格责任,限时办结,确保办理质量,决不能答非所问。
  还有半个月光景,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又将成为公众政治生活中极为重要的标记。在这个当口,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认真听取去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显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这一举动表明,两会盛事,并不应该仅仅体现在为期十几天的紧张会期内,而应该贯穿各级各部门政府的全年理政工作;也不应该仅仅体现在会上的畅所欲言、精彩纷呈上,还应该体现在如何扎实有效地将“两会好声音”落到现实当中,真正成为社会公众共享共有的福祉。
  近年来,全国两会的参政议政氛围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成为民意汇聚的意见场。在这里,人们可以感知到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真实状况;在这里,各方利益群体意见的博弈、交锋也日见激烈。有人讲,从两会短短的十几天,便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更有观察者认为,一个高度浓缩的两会,乃是观察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绝佳窗口。
  此言非虚。举凡亲历两会的媒体人士,乃至关心时事的一般民众,均可以体味察知。可以说,尽管每年都会有个别脱离实际的雷人意见,但总体而言,代表委员们都会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发出贴民意、接地气、切肯綮的“好声音”。而如何使这些“两会好声音”顺利落地,转化为利国利民的政策,促使政府行政走向善治,不仅民众关注,也是总理的关切所在。
  然而,不可否认,正如总理痛批的那样,确有一些部门的感知和行动明显滞后于民众的殷殷期盼。要么以“拖字诀”应对,累催不办,使得明明能办的提案拖延不办,直至拖黄。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有些建议提案“似曾相识”?很简单,正是拜部门拖延所赐;要么以“推字诀”应对,把应该属于本部门承办或协办的建议提案,寻找各种理由要求重新交办。或者避实就虚,没有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而是一味地强调客观困难,对所提问题的落实及解决无人过问;或者答非所问,看起来程序严谨、态度友好,实则依然不能给代表委员一个圆满的答复。
  何以至此?客观困难当然存在。但恰恰是因为有困难,才会成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可见,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各级各部门的重视程度。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中国政治生态的特色。很多事情,只要主要负责领导不重视,或者重视程度不够,则注定推动乏力,难以落实。反之则大相径庭。此番总理明确要求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分管负责同志要亲自主持办理重要建议提案”,即是对症下药。
  此外,随着改革日渐进入深水区,尤其是反腐败进入攻坚阶段,与利益集团的角力到了关键时点,“好声音”的难以落地,也可视为一种改革的“梗阻”。既然是合理、合法的建议提案,理当迅速办理,并固化为部门的决策,惠及千家万众,这一点想必有些部门并非看不到,拖着或者干脆不办,恰恰流露出部分利益群体的“小心机”。
  这种“小心机”看起来似乎表现为懒政、怠政,或者往往被视为工作作风方面的小问题,实则乃是对改革、对民生、对国之大事的稀释与阻挠。由此,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由此,民众感受不到政策的善意;由此,一个社会的政治风气、政治生态也在拖延、推脱中渐渐败坏。总理的着急,正在于此。
  事实上,李克强总理担心“两会好声音”难以落地,与其施政风格一脉相承。此前,总理曾多次痛批“政令不出中南海”,针对一些部门“处长把关”,层层“画圈”,总理要求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的文件,如无特别重大修改意见或其他特殊原因,7天之内必须下发。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理明确指出,一些好政策前总要跟着许多限定条件,比如“同等条件下”、“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等等,他严厉要求,好政策不能在执行中走样。
  说到底,若想破除“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等情形,让“两会好声音”真正成为政府吸纳民意、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途径,关键还是要看各级各部门的执行力。一方面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实行“自改革”,改变以往的“拖”和“推”,亲炙民意,重构政府权威和公信力。
  另一方面则要依法稳步进办理结果公开,加强社会监督。早在2014年,国办就发布通知,明确从2017年开始,各地区、各部门对于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建议和提案办理复文,原则上都应全文公开。惟其有公开,方才有切实的监督。(记者  胡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