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西城海淀 不再“跨界”招生

20.03.2015  16:55

  今年北京中招招生简章编制正在进行中,市教委昨日发布解读。今年中招在“总分相同看单科”的大原则下,将去年的单科成绩参考顺序数学排第一调整为语文排第一。

  同时,东城、西城、海淀不再安排彼此之间的跨区县招生计划。中招录取仍分为提前招生、名额分配和统一招生,且全部以远程网上录取方式进行,考生可选择。

  看点1

  总分相同 看语文成绩录取

  市教育考试院透露,除提前招生录取外,今年名额分配和统一招生“按成绩排序”的录取政策未变。在“总分相同看单科”原则下,单科成绩的参考顺序从往年的“数学、语文、外语”,调整为今年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

  今年中考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0分,而物理、化学满分分别为100分、80分。因外语学科总分高于物理、化学,所以其整体作用并未弱化。

  中考题目难度不加大,分数区间日益接近,各优质高中校的录取分数差距将缩小,所以今后中招“比拼单科”的现象会增多,填报志愿时应注意。

  看点2  名额分配比例 增至40%

  名额分配以优质高中校为单位,将本校今年统一招生计划的40%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校,这一比例较去年再次提高。同时,各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将按3:7分配到优质初中校和一般初中校。

  市教委表示,今年普通高中增加的招生名额将集中于优质高中,一般初中毕业生就读本区域优质高中的机会大大增加。

  看点3  东城西城海淀 不跨区县招生

  今年示范高中跨区招生计划将进行“结构性调整”,即在跨区计划总量减少的前提下,获准跨区县招生的部分示范高中增加向资源短缺区县和一般初中校的招生计划,一般高中不再进行跨区县招生。

  在跨区县招生中,只允许去年曾有过跨区县招生计划的示范高中编制招生计划,原来没有该计划的学校不予新增。城乡一体化学校只允许合作校向资源输出区招生,跨区县招生一律由学校向区县教委申请。

  此外,东城、西城、海淀不再安排彼此间的跨区县招生计划。业内认为,跨区县招生正在逐年压缩,可预见将成历史。

  看点4  城区特长生名额  15%给远郊区县

  今年,市级层面具有招收特长生资格的学校包括三类:高中体育传统项目校、金帆团、金鹏团;区级招生范围同样三类:市级体育传统项目校、市级科技示范校、市级艺术特色校。

  按照规定,特长生计划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招收两类项目的学校不得超10%,招收三类项目的学校不得超过15%。不同的是,今年城六区特长生招生名额的15%将分配给远郊区县。

  另外,五大“艺术”附中(中央美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和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将增加对本市户籍考生的招生计划。

  看点5  特色试验项目班 分区县计划分配

  今年,市教委要求各区县加强对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招生项目、特色高中改革试验项目的管理,不得随意增加项目招生规模和变更项目招生方式,今年公办普通高中举办的以上项目进行分区县计划分配。

  另外,因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加大,东城、西城、海淀等城区初中毕业生通过名额分配进入本区优质高中的比例相应提高。因此,部分特色试验项目班招生名额减少,不影响考生进入优质高中。

  看点6  “瞭望杯”获奖考生 取消加分

  今年中招全部取消市级三好学生和艺术、体育、科技方面及“瞭望杯”获奖考生加分项目。2017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的适用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

  获得市级三好学生证书的应届初三学生参加招生文化课考试后,可直升本校高中。凡选择直升本校高中的市级三好学生,须将本校高中的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不能再填报其他志愿。

  6

  相关新闻 本市各高校学分可互认

  市教委昨发布《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本市深入开展学分制改革,高校之间将实现学分互认。

  同时,实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包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双培计划”,市属高校与海(境)外名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外培计划”,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培计划”。

  这三个“计划”部分列入市属高校高招计划,向各区县投放指标。(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谢璐)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