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12.10.2015  15:59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10月10日在北京大学盛大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为主题,进行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

  大会现场

这次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是中国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会学者层次最高的马克思学术研究的国际学术会议。世界知名学者埃及经济思想家萨米尔·阿明、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耶鲁大学教授约翰·罗默以及纽约大学教授波特尔·奥尔曼等莅会作学术报告与交流。大会下设8个分论坛和3个专场,旨在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在10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致辞指出,北京大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策源地和重要阵地,有学习、研究、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北大将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进步提供思想与人才支持。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民族的,也是超越国界的,希望此次大会成为世界各地与会专家学者交流的良好开端。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致辞中说,中国正处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马克思主义作出创造性回应。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有利于中国学者拓宽马克思主义研究视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发展。他希望与会各方能共同思考中国问题与世界问题,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更多的进展。

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杜飞进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主持。

开幕式后,7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纷呈的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发表了题为“让世界分享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的演讲。他认为让世界分享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倡议要打造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学术互鉴、学术分享的平台,在中国铸就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推动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界更加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埃及经济思想家萨米尔·阿明在演讲中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表示认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探讨和思索无法绕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现实体现。

国防大学副政委吴杰明宣读了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的发言稿,其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的灿烂成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选择,以及应该在创新发展中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尔夸尔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思想理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创造性发展,将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贡献和积极影响。

一方面要用不断深化和丰富的人类实践滋养、拓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开创社会发展新格局。”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则对中国人民将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与世界人民一道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今天需要政治经济学,特别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和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它是为劳动群众谋利益的学科。如果做到了“以百姓心为心”、实现劳动群众的利益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就会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10日下午和11日上午的8个分论坛皆由中方和外方学者共同主持,主题涵盖“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编译”“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128位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发言,并和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同期举行的3个专场讨论主题集中于“中国道路与市场社会主义”“落后国家发展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近现代史与马克思主义”等内容,分别由中外著名学者作专题演讲、对话,并和与会学者现场互动交流。

专场现场

11日下午,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落幕。各论坛代表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发言。最后,顾海良发表了“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者共识”。 共识指出,马克思主义直面人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历久弥新;当今国际社会依然为各种复杂问题所困扰,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他倡议高扬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批判精神与变革意识,在对现实问题作出创造性回应中实现重大的理论突破,并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境界,这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践行者的神圣责任。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召开的当天下午,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率学校部分党政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来到万安公墓,向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先生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创者黄楠森先生的墓碑敬献鲜花,缅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理论发展的功绩。朱善璐说,今天,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举行,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齐聚北大,共襄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盛举。北京大学一定会继承先贤们的光荣传统,将马克思主义学说在全世界发扬光大。(文/校报记者 苻夏菁;新闻网记者 高雷)

 

 

 

专心的听众

摄影:李香花

编辑: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