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世园2019年亮相延庆
身边,花枝摇摆,处处见绿,几条景观大道如软毯般延展、蜿蜒。目光所及之处,大小海坨遥相呼应,其间是水是云是雨是雪,浩浩汤汤。
长城脚下,海坨峰前,妫水河边,一幅山水意境的园艺画卷,徐徐展开。“这还只是草图,如果看到实景,你会更震撼。”世园会总规划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胡洁说。
2019年,占地503公顷的世园会园区,将举办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让世界重新认识延庆,认识北京。
少动土:保护园区村庄经纬
在这张壮美蓝图背后,暗藏着北京思路的重大转变——以前要做一个大项目,就先建设一个大公园,再靠公园周围的住宅用地出让来平衡资金。而这一次,北京没有选择这么做。
“少动土,少开发,形成一道固定的生态屏障,是做世园会规划的重要思路之一。”胡洁说。
据介绍,世园会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园艺盛会,但在景观打造上将对举办地的生态本底做最少干预,在保留现状山、水、林、田、村的基底上,进行园区全生态链的系统规划。
结合山形水系和自然地形特点,北京世园会园区整体呈现“一心、两轴、三带、多片区”的结构布局。“一心”即核心景观区,包括中国馆、国际馆、演艺中心、中国展园和世界展园。“两轴”则是以南边的冠帽山和北边的海坨山为对景,形成正南北向的山水园艺轴和东西向的世界园艺轴。“三带”包括妫河生态休闲带、园艺生活体验带和园艺产业发展带。“多片区”包括围栏区及非围栏区内的不同主题展区。
规划图中,原来村落的经纬依稀可见,尤其是一排排的大杨树,清晰标注出原来村落中道路的走向。
同样被留下的,还有原来的耕地、鱼塘甚至民宅。在设计人员的巧思下,这些区域将会以旧的风貌,承担起新的功能。
长流水:掩鼻的臭河未来能游泳
“妫河水的水质是劣五类,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入、农田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污染,都让这条河的水质越来越差。”世园局相关负责人和胡洁第一次看到这条河时,被它的现状所震惊。
为了恢复生态系统,这里将建设成延庆生态涵养示范区。妫河水质修复策略将包括保护自然河道形成的滨河区域,开放橡胶坝闸促进水体流动,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净化妫河水等等。
而妫河的还清,也将影响到世园会区域内的水景。“我们将利用现状鱼塘、河流湿地,构建一条水系主脉。” 世园会规划师、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院侯爽说,透水铺装、绿化屋顶、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生态塘、净化雨水回用灌溉、补给地下水等一系列的节水、循环利用方案都将同步推进。
未来,园区道路两侧将设置雨水花园,并在汇水区林木稀疏的地区建立湿地,依水深不同种植相对应的净水植物。
按照规划,2019年妫河水质要达到三类水标准。设计师们约定,等到水质达标的那一天,要再次来到岸边,如果允许游泳,就一起下去游一趟。
万物生:为了珍贵的丝带凤蝶
2014年8月的一天,胡洁带领清华团队一行7人,协同美国俄勒冈大学景观生态学教授Bart Johnson来到世园会园区场地。在这里,Johnson见到了丝带凤蝶。这种仅产于中国北方、朝鲜和俄罗斯的珍贵蝶种,在阳光下曼舞,两条如丝带般的翅膀熠熠发光。
“这个地方,需要保护好蝴蝶的生境。”他说。“简单说来,就是在丰富这个地区的景观、花草树木时,要想好给不同生物留出栖息地,还不能引来破坏整个生物链的入侵生物。”2008年以前,胡洁曾经在奥森公园内设置雨燕塔、蝙蝠洞,他认为,世园会的生态系统需要恢复与更新,同时多样化的物种也要保护起来。
于是,除了“人”以外,当地的鸟类、鱼类、蝴蝶、蜻蜓、蜜蜂及青蛙也成了设计师要考虑的“客户群”。湿地重建后,妫河河道的底栖生物就会慢慢繁衍;水系净化后草鱼回来了,就会以底栖生物为食;栖息在芦苇与河岸灌丛中的苍鹭等禽类,就能以妫河中的鱼类为食。通过园区内不同食物链的构建,最终打造形成全生境生态链。
“生态优先,道法自然”,世园会的规划理念,将让妫川沃土的自然景致,与传统园林的古朴典雅、现代园艺的智慧创新,融汇到世园会的壮丽画卷上。(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耿诺)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