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依托专业资源构建新生教育的小组工作模式

07.01.2015  12:26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大学生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为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文法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加强专业资源与学生工作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社会学系的师资力量、专业优势和优秀学生的朋辈互助作用,以“贝壳彩虹路:新生成长与发展小组工作”为依托,两年来,针对大一新生开展适应教育,帮助新生认识大学、适应大学、融入大学和规划大学,取得了积极成效。

思路设计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院依托专业资源,强化专业资源与学生工作的良性对接和融合,着力构建新生适应教育的小组工作模式,并组建成立了北京科技大学贝壳青年社工,统筹推进新生成长与发展小组工作。小组工作在社会学专业师资的全程指导下,在贝壳青年社工的具体组织下,由社会工作专业高年级优秀学生,结合专业理论与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小组工作以班级为单位,与学生工作部部署开展的新生研讨课进行对接,本学期开展了5类主题,7次小组活动,在学院社工实验室进行。在具体内容设计上将学校倡导开展的“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诚信教育”,将“积极聆听”、“独立思考”、“同理心”、“和平沟通和调解”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沟通和交流技能融入到小组工作活动中。


实施过程

依托专业优势、加强多方联动,做好小组工作的科学设计

整合师资、学工和朋辈力量,构建“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成立由社会学系主任时立荣教授社工专业大三“机构实习”课程,招募遴选社工专业大三优秀学生组建小组工作执行团队。

利用社会组织专业资源,加强小组工作者的技能培训。利用专业联系,争取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青少处对小组工作的支持。9月初,学院组织了20余名小组工作者和5名基层学院辅导员参与“青年同伴教育”专场培训活动。活动历时7天,通过一系列游戏和情景模拟训练,提升了小组工作者专业技能,也为适应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立小组工作效果评估体系,加强小组工作的过程控制

建立小组工作实时记录机制。小组工作者根据“机构实习”课程要求,填写《社会服务机构实践与督导记录表》,从小组工作者自身角度对每次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发现自身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每次小组结束后,要与下一个小组的工作者进行交流沟通,商讨发现的问题,共商解决的措施。

建立小组间歇交流研讨机制。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社会学系主任、“机构实习”课程负责人时立荣教授和学院、学院学生副书记、新生辅导员与小组工作执行团队对每次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研讨,针对发现的疑难问题,由专业老师予以解答,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建议。

借鉴专业方法,加强小组环节评估。通过资料收集、工作者观察、面谈等方法进行组前计划评估;通过前期问卷调研方法进行小组需求评估;通过小组工作者活动记录、书面评估表等方法进行小组过程评估;通过小组成员“心形反馈卡”、督导(老师)评估和工作者自我评估等方法进行小组效果评估。



切合学生需求、突出朋辈辅导,扎实推进小组工作开展

小组工作针对文法学院和化生学院2014级新生,开展5类主题,7次小组工作。在新生军训回来后的第一周开始,每周进行1次,时长约90分钟左右,分为游戏暖场、主题互动和收获分享三个环节。

主题一:“相识在今天”——建立信任感

通过“我是我知道”、“找朋友”、“我说你做”、“大风吹”等活动,让组员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增进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在“我是我知道”游戏中,将班级分为两组进行传话竞赛,即一个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特点并重复上一个人的名字和特点,用时最短的小组将会获得小组带领者精心准备的奖励。在“大风吹”游戏中,吹风者说出在场组员中部分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则具有该特征的组员迅速离开座位寻找另一个座位,由于座位比班级人数少一个,没有找到座位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并展示自己的特长。活动最后,小组工作者和组员要一起商讨小组规范,并承诺共同遵守。


主题二:“我有一个家”——找到归属感

通过组员配合完成某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如“扔绣球”、“翻山越岭”等,增强组员的团队意识、信任感与亲密感。其中“扔绣球”活动,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能激起组员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在配合过程中总结更好的合作模式,学会沟通与合作,体验通力合作过程中的成就感;在“翻山越岭”活动中,组员间无法直接沟通,只能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交流,如感受对方、提供便利、信任暗示等来达到保护对方的目的,让组员体验被保护和被信任,加强彼此认同,感受归属感。活动结束后,组员分享此次小组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主题三:“缘来就是你”——认识自我和他人

通过“价值拍卖会”活动,让组员重新看待自身的品质和特性,评估自己的价值意向;通过“放弃你的”活动,让小组成员进入一定的情景,深刻切实体会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人或物的感受,进而重新认识自己人生中重要和次重要的东西,学会珍惜和感恩;通过“贴标签”活动,引入同理心,让组员分享活动中的感受,联系实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看到的类似事件,让组员自己总结同理心的真正内涵,感受同理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活动结束后,组员分享此次小组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在“生日惊喜”环节中,在小组原计划完成之后,小组全体成员为班级某某同学过生日,引导组员体会了班级的团结友爱。


主题四:“我的大学,听我的”——了解大学生活和专业

本主题安排了两次小组活动,分别邀请大学新生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同专业、大四保研的优秀同学来参加活动,目标是让小组成员能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和所学专业有一个整体感知。活动中,通过“快指”、“松鼠搬家”等热身活动,让分享嘉宾与组员一起进入状态,营造一个愉快互信的氛围。在了解大学生活环节中,首先播放2014届毕业生视频《青春印记》,引导新生站在他人毕业的时间节点上,感受时光匆匆,珍惜大学美好;通过辅导员和高年级优秀学生的经验分享以及对自己疑问的解答,让组员了解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对于大学生活形成初步预期并分享对未来的憧憬。作为认识大学生活的延伸,在认识专业小组活动中,将“班主任”引入到小组活动中来,班主任在一个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分享大学感受、亲近班级同学,并对本专业的学习、发展等新生关注的问题给予解答,在亲切互动下增进专业理解和认同。


主题五:“青春在大学绽放”——规划大学生活

通过“小鸡变凤凰”活动,通过鸡蛋变成小鸡、母鸡、凤凰、人等一系列步骤来模拟人生的不同阶段,让组员了解到不同阶段的任务,领悟不断接受挑战、主动适应是人生的常态;通过“梦想之塔”活动,让组员在小组配合中共同构想一个代表梦想的塔,并用手工予以呈现,整个过程充满奇思妙想,体现了组员的智慧和团队凝聚力。活动最后,小组工作者带领组员回忆前几次活动,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未来的计划。填写心形评估卡片,围绕“我希望”、“我能够”、“小组我想对你说”等方面,写出自身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承诺及憧憬。评估卡承载着大学新生的梦想,将以“时光慢递”的形式,待大学新生毕业之时作为毕业礼物返回给组员。最后,发放《大学新生适应与成长发展小组工作》评估量表,对活动进行评估,。


工作成效

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了大学生活,班级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小组工作覆盖文法和化生2014级10个新生班级,历时2个月,共举办小组活动70次,学生整体参与率在92%以上。结合问卷调查,从总体上看,小组成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93.4%,对所在团体整体表现的满意度为88.3%,对小组工作前后班级氛围改变的满意度为92.1%。

实现专业资源与学生工作有效结合,专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小组工作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专业优势与新生教育相结合,探索实践了学院系所与学生工作合作的新模式,社会学系的专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贝壳青年社工”的成立,为新生适应教育的小组工作模式长效化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实现高低年级学生的有效互动和共同成长,朋辈辅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小组工作是实现朋辈互助、推动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通过不同年级学生间的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实现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大学适应的帮扶。同时,也为高年级社工专业学生创造了将专业所学应用于服务他人的高质量实践平台,小组工作者对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摄影:文法学院)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