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沙作战”换来满眼绿色
08.09.2015 09:53
本文来源: 林业网
一棵棵樟子松、一株株黄柳、一簇簇沙打旺,生机盎然地伫立在沙地上,为浑善达克沙地注入了绿色“血液”。
在58岁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巴音乌拉嘎查书记玛尼扎布的记忆里:“过去草原上刮沙尘暴,能把房门堵住,大家从门出不去,只能从窗户爬出去。”
正蓝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沙地面积约2/3。玛尼扎布亲身经历了草原的繁茂与草原的退化。“上世纪六十年代,草原风景这边独好,草都长到了膝盖处,但从七八十年代开始,气候干旱,牲畜增多,草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80%的草原变成了沙地。”
浑善达克总面积2.14万平方公里,东起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至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横贯锡林郭勒草原。在上世纪的最后十多年里,沙地以每年1.8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张,甚至影响到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2000年,正蓝旗依托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启动,通过围栏封禁、人工造林等手段,恢复自然生态。
正蓝旗林业局林工站站长包桂荣200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这里,那一年正是正蓝旗治沙最艰难的时候。“草原治沙必须要有当地农牧民的积极配合,但当时农牧民经济条件不好,不愿投入到治沙中。”包桂荣说。
另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过去正蓝旗经济条件差,人口又少,治沙面临多种挑战。
但“与沙作战”的决心战胜了一切困难。“当时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起早贪黑地工作,一边做牧民的工作,一边在第一线治沙,牧民最终也加入进来。通过12年的辛勤努力,终于有了今天满眼的绿色。”包桂荣说。
如今,正蓝旗累计治理沙化退化草场面积353.7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约300万亩,流动、半流动沙地基本固定,林草植被盖度由不足20%提高到65%以上,还成立了“黄柳种植基地”。
随着生态逐渐转好,农牧民增收渠道也拓宽了,生态环保还给他们带来了另一份“绿色收入”。
“过去草场沙化厉害,秋天打不到草,冬天羊就没有吃的东西,往往卖不上好价钱。通过退牧还草和退耕还林等工程,草场生态变好,秋天能多打一些草,不仅能供给自己的羊,富余的还能卖出去,增加了牧民的收入。”牧民南丁说。
据统计,2002年至2014年,正蓝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500元增至12664元。
本文来源: 林业网
08.09.2015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