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追逐梦想 与时俱进扬帆起航 中国人民大学学工系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一周年纪实

06.01.2018  18:53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之年,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同时也是学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踏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人民大学学工系统积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人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强化学生价值引领,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推进工作精致化上动脑筋、下功夫,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

红船领航,坚定理想信念

每周二、周四、周六的熹微清晨,你总会在校园里看到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学生或在田径场上步履铿锵、口号嘹亮地进行长跑出操,或在明德堂前认真投入、一丝不苟地开展队列和擒敌拳训练。他们是参与“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的学员们。“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以新生中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培养对象,秉承陕北公学军政结合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在为期一年的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中强化理想信念,锻造意志品质,提高身体素质,夯实理论基础,并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活动,让学员在实践调研中学习体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活学活用,入脑入心,体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共产党员模范表率的当代意义。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党建工作时曾亲自观摩“红船领航”新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对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2017级“红船领航”学员出操训练)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人民大学学工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学生当中厚植以爱党爱国、爱校荣校为核心的文化沃土。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人民大学以“学报告、见行动、创新绩”为主题,通过举办解读讲座、专题座谈、知识竞赛、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强化责任担当。

此外,学校开展丰富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升国旗”主题教育覆盖全体本科生,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名家讲坛邀请名师、校友为学生举办专题报告会,帮助学生从榜样的力量中感悟人生价值;形势与政策教育将专题讲座与研讨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了解时政国情搭建平台;“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广泛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师生代表座谈会上,靳诺书记强调十九大报告的前瞻性与划时代性,并指出当代大学生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要“扬帆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师生观看十九大开幕会直播)

(师生观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学生座谈会)

(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生宣讲团”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究会”成立仪式)

(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以“高等教育新时代: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为题,为学工系统辅导员、广大学生解读十九大报告。)

(举办“十九大代表人大行” 形势与政策名家讲坛,邀请十九大代表张政担任主讲嘉宾)

(组织学生代表前往人民大会堂聆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首场报告会”)

(“青年共学十九大,以知促行做先锋”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国情知识竞赛决赛现场)

(在重要纪念日举行升旗仪式)

(各班级在微人大学务中心平台发布“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会信息)

以文化人,传承红色基因

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对学校优秀传统、教育特色和办学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学校以校庆为契机,全面加强校史校情教育,更好推动人大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在2017届毕业典礼、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和2016级本科生军训中,组织学生学唱《陕北公学校歌》,让同学们从在烽火硝烟中诞生的歌声里感受陕公精神,发扬光荣传统;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80周年系列活动之十校百名学子赴正定”活动,在“重走人大路”的空间脉络里,用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场景,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涵育家国情怀;上演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学生原创话剧《吴玉章》,再现了吴玉章老校长为创办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新型高等教育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历史过程,进一步激发人大学子的自豪感、使命感与荣誉感;举办“使命与担当——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文艺晚会,以生生不息、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致敬历史,铭记使命与担当;开展“一二•九”合唱音乐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为指引,将《陕北公学校歌》作为必唱曲目并增加“新青年唱响新时代”主题原创歌曲演唱环节,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精神。

(在2017—2018学年开学典礼上,全场师生共同唱响《陕北公学校歌》)

(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学生原创话剧《吴玉章》)

(中国人民大学纪念建校80周年校庆晚会)

积淀底蕴,夯实文化根基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人民大学着力开展“读史读经典”项目、引导学生以“史学阅读”读懂“中国梦”的历史,以“读史实践”摸透“中国梦”的现实。

读史读经典”项目被列为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十六个重点项目之一,自2013年开始实施。项目周期为一年,分为“通史、断代史阅读”和“专门史阅读”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括“史学阅读”和“读史实践”两个环节。学生全年要从学校推荐书目中自选4本精读、6本泛读,并提交读书论文;还要自选参加10次以上读史实践活动,可以是讲座、沙龙、参观、竞赛,也可以是历史主题的文艺演出等,使经典的研读不止于阅读,进一步延伸到思辨、研讨和实践中去。

自项目正式实施以来,目前已参与项目学生累计达11155人,做到100%覆盖全体本科新生。

除此之外,学校通过书法研习活动、家书文化节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四个自信”。

(开展“读史读经典”精读书目系列讲座)

(金正昆教授为首都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主讲“中华传统礼仪与人格养成”主题课程)

知行合一,涵育家国情怀

学校积极推进理论联系实践教育模式,实事求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求是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是“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的重要一环,该项目为期三年,分为“关爱和社会责任”“创新与社会发展”“沟通与全球视野”三个阶段,开展赴我国西部地区支教、赴东南沿海等地进行社会调研、与校友导师座谈交流等活动。今年,“求是思源”调研团的足迹踏在重庆、广州、深圳、美国加州等地,从贫困地区到国际都市,从参与体验到深度调研,“求是思源”项目成员在开拓视野的同时更加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校形成了以“千人百村”社会调研和“街巷中国”城市调研为品牌项目的社会实践体系,每年有超过5000名人大师生赴全国各地农村及城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2017年,学校全面优化“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方案,以农村精准扶贫、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农村教育文化发展、农村教育服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为基本关注,并结合80周年校庆“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主题,配套启动“寻根人大青年行”、“公益人大青年行”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在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的 324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入户调研与社会服务。

行为精英、心为平民”这句镌刻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证书上的嘱托,也是每一个人大学子永恒的价值追求。今年人民大学举办第五届“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评选活动,共收到9个类别、49个项目的报名材料。最终,“中国人民大学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服务”等10个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五届“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项目。本次表彰展现出人大学子服务祖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人文情怀与时代担当的志愿精神,引导学生“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2017年暑期,“求是思源”四期调研团队到深圳进行实践调研)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暨“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出征仪式)

(第五届“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项目评选展示暨“中国人民大学久谊志愿服务奖”评选会)

因材施教,助力全面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包括新生研讨课、读史读经典、书法研习等在内的学业辅导品牌项目,以及“手拉手”重点课业辅导、“领航1+1”、学习适应工作坊等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的朋辈学业辅导项目。在此基础之上,党委学生工作部成立学生学业辅导中心,对学工系统在课堂外开展的各项学业辅导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为更好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党委学生工作部设计实施学生课外活动综合管理评价体系,为学生出具“第二课堂成绩单”,与第一课堂成绩单互为补充。这张“课外成绩单”基于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设计,以积分制量化评估学生课外在“理想信念”“学术科研”“学业辅导”“课外阅读”“实践调查”“公益服务”“体育锻炼”“国际交流”“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活动参与和成就表现,通过达标分、优秀分、各类别在总成绩中权重的设计,以及星级评定、勋章授予、积分兑奖、名人堂等趣味性激励手段,引导学生应用这个评价体系来指导和规划自己的课外学习发展,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

育心育德,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继续加强建设心理通识教育课堂,心理健康通识课程在全校课程评估评分中获学生打分平均96分,在全校所有课程中位居前列;朋辈心理咨询项目获评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感动人大”十佳志愿服务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久谊志愿服务奖”二等奖;针对学生工作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培训,构建由学生专业队伍、学院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校医院心理课组成的危机干预安全网。通过系列举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继续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秉持学校“实事求是”校训,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路线图,在校园内营造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诚信自律的积极氛围,将科学道德教育覆盖到各个培养环节和各类学生,依托各学院、各班级、各党团支部开展相关活动近300场。

(2017年校园心理健康节暨朋辈六周年游园会)

  扶志育人,实施精准资助

学校通过生活保障、心理辅导、学业促进、能力发展、价值引领五大着力点,推动建设育人导向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在生活保障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认定,并通过新生入学“绿色通道”、路费补助、节假日补助、学生每月伙食补贴、助学金等对其进行精准资助,保障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之基本所需;在心理辅导方面,设立冬日“暖心工程”补贴、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等资助项目,帮助家境困难、偶遇变故的学生渡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学校还在节假日探望留校学生,举办“新春喜乐会”等活动以疏解学生心理压力;在学业促进方面,学校设立了包括励志奖学金在内的多种奖学金,同时将学籍数据与学业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有针对性地利用奖助学金和勤工补助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自强自立;在能力发展方面,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成才计划,着重推进资助体系由传统“经济资助”向“成长资助”转变,推进“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在托福考试、雅思考试、驾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领域开设资助项目,用“授人以渔”的方式为学生长远发展打下能力基础;在价值引领方面,设立奖励性贷学金,开展“人大使者家乡行”、“励志成才看世界”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自强意识、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促进学生确立人生自信和拼搏精神。

(党委书记靳诺,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副校长洪大用视察“绿色通道”入学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中国农业银行励志成才奖助学金”,用于资助贫寒学子完成学业)

(2017年寒假留校学生新春喜乐会)

完善制度,促进管理育人

根据2017年2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以下简称“41号令”)的新精神和新要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7年3月启动了学校一系列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形成了《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试行)》,强化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大力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落实保障,加强队伍建设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骨干力量,中国人民大学一直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了专职辅导员岗位“党团学结合”,全员辅导队伍“专兼聘结合”,辅导员梯队建设“老中青结合”,辅导员选聘机制“德学能结合”的工作格局。

今年,学校出台《中国人民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和《中国人民大学辅导员聘任与考核管理办法》,从落实辅导员队伍人员配备、明确专职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辅导员职称评聘方面单列标准并双线晋升、完善辅导员发展与培养机制等方面,夯实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基础,努力探索建立起辅导员选聘、考核、晋升等全过程的管理办法。

5月8至15日,中国人民大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面向全校专职辅导员的培训活动。邀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张东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长刘向兵、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等领导专家前来讲座,带领专职辅导员深入学习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央31号文件精神;邀请兄弟高校学工部长前来分享工作经验,组织专职辅导员开展分组研讨,集体研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组织专职辅导员赴河北省正定县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感悟责任使命。

11月27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公布2017年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入选名单,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边策辅导员工作室”入选本次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重点建设名录。在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入校检查期间,经济学院“孙岚辅导员工作室”在班级建设与学生骨干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获得了检查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些优秀的辅导员工作室形成了具有良好示范影响并可推广借鉴的工作成果,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创新思路与有益引领。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张东刚来学校讲座)

(统计学院“边策辅导员工作室”入选本次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重点建设名录)

因时而进,推进网络思政

针对青年群体“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的特点,学校应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打造“学务中心”网络平台,并开发了移动终端APP。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个人与组织,辅导与活动等各类资源的全面互联,实时互动,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电脑与移动终端对接,校、院、班、宿联动,教师、学工、校友、朋辈合力,“我们一起”的“互联网+”思政新模式。这一举措让学生获取学习成长所需的各类辅导服务更为便利,也让第二课堂的精细化管理得以实现,既保障了思想引领教育的高效运行,又为老师、同学双方提供课内外教学和学习的便利。

学务中心”网络平台及APP于2016年初投入使用,截至2017年12月25日,正式发布的活动约5200个,学院、班级、党团支部等基层组织被激活,课外活动百花齐放、全面繁荣。

党委学生工作部推出以“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微信公众号为主,“寓见RUC”、“RUC朋辈小屋”、“青年求是研究社”、“RUC求是思源”、“RUC书法研习会”、“ruczq”(自强社)等微信公众号为辅的微信矩阵,占领校园舆论主阵地,传播青春正能量,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校园“”生活。

(学生利用学务中心平台参加各类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一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上稳扎稳打,深入学习研究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工作创新发展,引领青年担当时代使命,激励广大学子“扬帆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和输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