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学术评论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清华新闻网10月28日电 10月24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学术评论会。《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一书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敬东教授著,该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4月出版。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刘敬东的这部新著展开学术评议。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参加会议并致辞。
学术评论会现场。
刘敬东教授通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学术积累和深入思考,以理性、自由和实践批判为核心概念,以“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为透视视角和解释框架,考察了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精神,着重阐释了康德黑格尔历史哲学和马克思历史理论。艾四林教授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清华马院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师资力量、教学、学术和期刊等平台构建、国际国内在线课程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刘敬东教授的这部著作正是从清华马院良好的学术氛围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成果。
黄裕生、韩立新、鉴传今、崔唯航、刘敬东出席学术评论会并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一书主线清晰,旁征博引,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是近年来马克思历史理论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充分展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宏大的理论抱负和强烈的学术使命感。
作为作者当年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回溯了作者从研究生时代开始的长期而艰苦的治学历程。他认为,该书将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演进和社会变迁纳入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框架之中,着力于对中国思想史和西方思想史进行比较研究,探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与实践、理论与现实之间的作用机制,旨在把握社会历史发展最为核心的规律和最强烈的脉搏,充分展现了作者长期积累的、丰硕厚重的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清华大学黄裕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鉴传今研究员也在会议上做了精彩发言,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峰明教授主持了会议。
艾四林、郭湛、丰子义、孙熙国、张曙光出席学术评论会并发言。
评论会上,其他学者专家也充分肯定了作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同时也提到了许多意犹未尽和值得商榷之处。一者,希望“两个世界”的理论框架能够与其他关于世界历史动力结构的解释路径对话,产生更加丰富的学术互动;其二,希望在宏大叙事的同时,能够更加细腻地展示“两个世界”、理性、自由、实践批判这些核心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理论场域中,所蕴含的更为具体、微观的张力结构;再者,希望能够在展开全书主线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阐释马克思别具一格的思想进路和理论品质;此外,专家们也就康德与黑格尔,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关系,以及文献资料、译著文本的处理使用的选择和甄别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关链接:
刘敬东,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秘书长、广东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题组主要成员。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生编辑:小奇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