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让立德与立功、立言同行

01.03.2017  21:37

 

 

      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对此,唐人 孔颖达 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先生,可谓此“三不朽”的时代典范,值得我们所有大学教师乃至全国人民景仰和学习。

 

      从“立言”上看,李保国自1981年2月26日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毕业从教30多年来,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取得2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工作,可谓硕果累累。

 

      从“立功”上看,李保国不仅先后被授予各种称号,获得57项荣誉,还直接将其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具体实际,带领成千上万的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致富道路和科技兴林的绿色道路,可谓功成名就。30多年来,李保国凭借其他自己及其领导的团队的力量,直接帮扶村庄40多个,间接带动百多个村庄的发展,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超过了1千万亩,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推广36项实用技术,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使山区增收达35.3亿元。譬如,2009年,“太行山优质核桃产业化技术及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就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原国家林业局把李保国研发的核桃标准化管理规模化发展模式推向全国后,仅邢台市的薄皮核桃年产值就超过20亿元。再如,李保国创造的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140万亩荒山因此披上了绿装。在创造这一技术的前南裕,以前的8000亩荒山秃岭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下梯田抱脚,森林覆盖率90.7%,植被覆盖率94.6%,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

 

      从“立德”上看,李保国教授坚守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的基本立场,心系天下,情系农民,用切切实实的行动诠释和履行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使命。首先,在科技研究的具体选题上,李保国就坚持了为广大农民脱贫解难的道德取向。对此,他有一句名言:“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因此,他选取的,全部是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让广大群众受益的课题。譬如,他所主持研究的“深眼闷炮”控制爆破松土蓄水技术、隔坡沟状梯机械整地技术、太行山片麻岩区“蓄、集、整、改、排”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草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等等,都为太行山区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李保国教授还坚持了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可贵精神,直接培训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带领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譬如,为了把岗底村的村民都变成专家,提升其自乐更生的能力,李保国建基地,办夜校,搞培训,常年不断。在许多人看来,哪怕建好一个科技扶贫基地都不容易,可他却让星星之火烧成了燎原之势,先后分别建成了10万亩苹果生产基地、百里核桃产业带、万亩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2009年,他提出借助邢台农校“送教下乡”活动,让100名果农在家里读中专。这些人毕业后,有62人又考上大专。2016年,全村有了5名高级技师、1名农艺师、14名技师,191名果农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每次对农民进行培训,李保国都会主动留下手机号码,他所撰写的书籍和培训资料也都印上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他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农民打电话,他就马上解答,电话里说不清楚的,他就不辞辛劳直接去现场去查看和指导。他手机中的900多个联系电话,仅农民朋友的就有三四百个,且大多是诸如“洛阳高核桃”“江苏核桃”“栾城杨核桃”“平山西北焦核桃”“宁夏苹果”此类的名字。30多年来,他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有求必应,且绝大多数都是无偿服务。从1989年到2003年的4年间,李保国教授在沙河市蝉房乡推广板栗集约栽培技术,讲课、现场示范、入户辅导共70余次,分文未取。

 

      《论语》有云:“君子不器”。也就是说,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凭、职称、技能、名利等器物层面,应超越个人私利,立德于社会,明达天道、地道和人道,担负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日本著名匠人秋山利辉也曾说:“真正顶尖的人、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前面。……有了德行和精神,才能走得很远很高。……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李保国教授“立德”在前,除了搞好大学内部教学科研的本职工作外,还凭着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把他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广袤的土地上,让万千山岭换上了绿装,让千万农民走上了富裕,正所谓“民心深处有丰碑”,李保国教授就是一座这个时代的伟大丰碑。

 

    当前,受整个社会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利影响,大学教师群体中普遍充斥着“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冷漠的自我主义”乱象,许多的人民教师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忘却了教师的本分和初心,抛弃了崇高的信仰,丢掉了高贵的灵魂,迷失了正确的方向。在这个时候,学习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正当其时。当然,另一方面,也希望国家层面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改革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真正做到尊师重教,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让立德与立功、立言同行!

      (人文学院 杨朝霞)(A11)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杨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