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不畅,平房院的“肠梗阻”
景一鸣 摄
■本期策划:王琼
雨季到了,让平房院居民发愁的还是下水道不畅的问题。每年夏天,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12345热线都会接到不少市民的来电,反映平房院内的下水道不通,造成污水横溢,雨水排不出去。记者实地走访后发现,这些平房院的下水道或因为设计不合理,或因为年久失修,或因为周围施工遗留问题,年年都不通畅,已成为平房院的“肠梗阻”。
地点1 西城区砖塔胡同66号院
无法排水 居民备沙袋
西城区砖塔胡同66号院居民反映,自家院内并没有雨水井,排污管道也没有修通。每逢下起大雨,院里14户居民家家自备沙袋堵门。
昨天,记者来到这个院子发现,小院里大大小小的井盖多达十几个,然而井盖下的管道,没有一个是能通到院外市政管线的。除了这些不通的管道外,再无专门的雨水管道了。近日雨水较多,各户居民又把自备的沙袋堆到了门前。居民谷女士家门口,更是筑起了一道高过脚踝的水泥坎。谷女士告诉记者,这个院子属于单位自管,住了40多位居民。
居民们告诉记者,以前这个院子中间有一口“一房”深的井,专门用来排雨。去年下半年,院内老旧厕所改造时,施过两次工,结果排雨的方井被堵死了,取而代之的是新修的下水井和粪井,可是这两口井的管道至今都没有修通,无论是污水还是雨水都排不出去。
地点2 西海西沿3号院
靠往地下渗 居民担心老房
居民们告诉记者,目前院内管线的疏通工作,还是由产权单位来负责。每次大家反映问题后,都会有工人来疏通,但效果并不明显。大雨过后,院内高过脚脖的积水要等一个小时,才能完全渗下去。“这些水渗进了土里,时间长了,老房的地基也耐不住啊。”
西海西沿3号院是一个老旧院落,院里有一条狭长的通道通往院外,通道下方是排污管道,也排雨水。然而,居民们发现,这根管道至今都不管用。昨天下雨前,记者来到了院里,院内居民正忙着把扫水的工具准备出来。大家说如果雨量突然加大,必须先扫水。
去年本报报道该院排水不畅问题后,西城区市政管委曾对院外的管线进行大修、更换。目前周边几个院落的排水问题已经解决,唯独3号院又回到了排水不畅的老状态。居民侯大爷认为,原因是院内地下排污管线仍低于市政管线。
地点3 朝内南小街127号院
外高里低
十多年不通
朝内南小街127号院里住着十几户人家。居民们每次进出院子,都得经过一条一米多宽的窄道。记者看到,在这条窄道的地上码放着三个圆形木制切菜墩子和不少木板,搭成了一座“小桥”。“小桥”下方是一汪臭水,窄道两旁平房的墙壁上也留下了约3厘米的水印。
院内老居民姜先生指着水印上的青苔说,由于下水道不通,脏水往上冒,雨水又排不出去,这里常年积水,最深时没过了脚脖子。为此,家里不管洗衣做饭,用过的水都得用水桶接着,一趟一趟地拎出院子,倒在院外的下水道里。家家都是如此,这样的日子已经十多年了。
原来,早在2002年,这个平房院外进行道路施工,造成院子外高里低,从此院里的下水道就失去了作用,水经常排不出去。近几年,院里临街的平房还开了饭馆,饭馆的油污很重,加重了下水道的负担,因此整个小院的下水道彻底失效了。
这个平房院是朝阳门房管所的公房。居民们说,他们曾多次找到房管所,虽然房管所也会派人上门来疏通,却治标不治本。大家都希望,能对院内下水道彻底进行改造,解决十多年的困扰。
地点4 永外琉璃井北里
改造过后
7年闹水患
家住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琉璃井北里103号的居民反映,自己平房院里的下水道常年堵塞,生活用水无法正常排放。
昨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大杂院里共住着6户人家,而出入大杂院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这条小路长约15米,宽不足3米,在小路的偏南侧有一个约3平方米的下水槽,而这里就是小院屡发“水患”的源头。
住在院里的一位大姐告诉记者,这个院子属于永外房管所管辖。2008年因自来水改造施工,院子里的下水道因此改道,“下水道中出现了一个90度的弯”,随后就出现了排水不畅的问题,距今已经7年多了。每次洗完衣服,排出的水都会从下水槽涌出来,流得满院子都是,大家进出都不方便。
起初,大家自发组织用自家的脸盆把院里的水舀干净,后来随着下水槽越堵越厉害,街坊们就集资请人来处理院子里的积水,但是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景一鸣 王琼 白更 J168 J010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