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路辅路全程搽“防皱霜”

03.06.2015  07:30

本报记者 刘冕

  7月,三环辅路丽泽桥至玉泉营桥、赵公口桥至劲松桥段大修工程将完工,本市历时5年将三环辅路修了一圈。昨日,市交通委路政局介绍,未来三五年内,这条路都不会再有大修大补工程。

  今天凌晨,记者实地探访三环辅路大修现场,发现除了填补坑槽等常规处理外,这条路还加铺了一层4厘米厚的改性沥青,相当于抹上了一层“防皱霜”,增加了道路耐磨度。

  “病症”表现:

  三环路辅路老化严重

  交通部门此前对三环路辅路进行了“问诊”。

  “病症”:三环路辅路路面出现了沥青老化、网裂、碎裂等病害,一些公交车站、路口及主路出入口位置车辙现象严重,一些步道砖残损。

  “诊断”:上次大修时间为2003年。一般道路大修年限为8到10年,三环路辅路已经超过使用寿命。

  “诊疗建议”: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从2010年起逐年对三环辅路进行分段大修。今年,三环辅路丽泽桥至玉泉营桥、赵公口桥至劲松桥两段大修完成后,整个三环辅路在5年内实现了全面大修工作,修缮总里程48公里。

  “诊疗时间”:每天0时至5时,不断路,留出导流车道和人行通道。

  “诊疗”现场:

  120人一宿能修200米

  零时,三环外环丰益桥到万柳桥的辅路上,穿着反光背心的路政工作人员立起锥筒开始导行。现场施工方负责人王志顺说:“最近几年,辅路车流明显增多,加上工程车辆的碾轧,这段路算是今年三环辅路大修中问题最多的一段。

  零时20分许,两辆铣刨机一前一后缓慢推进,所过之处大约14厘米的老路面被铲平。紧随其后的是一辆清扫车和十多位清洁人员。百米外,一辆摊铺机正在待命。

  一位现场施工人员分解了修路过程:遇到网裂或者坑槽,先填补。一些道口、公交站台的位置,或者已经出现车辙、碎裂、下沉和强度不足等较为严重病害的路段,要添加抗车辙剂等,增强路面的强度。最后,道路表面还要铺一层4厘米厚的“防皱霜”,材料学名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相当于道路下面打补丁,上面穿层新衣服。”这种材料综合性能比较好,尤其是高低温性能好。“这种沥青里混合的石料是玄武岩,比较硬,适合三环路这种车流量大的路面,更耐磨。”据介绍,这个区域内约有120名工作人员,一宿能修200米路。施工人员和设备要保证凌晨5点以前全部撤出,不影响市民出行。

  创新“疗法”:

  使用70吨绿色材料

  与以往大修相比,三环辅路大修并不是统一工艺,而是根据不同道路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而且本次大修预计将使用节能环保材料70吨。路政部门表示,这种做法更经济,而且可以保证道路8年的使用年限。

  一些病害较轻的路段会采用温拌沥青。城养中心工程科科长段文志解释:“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一般在150至180摄氏度。由于温度太高,路铺好了呼呼冒白气,里面含有二氧化碳、氮化物甚至硫化物,当时会污染环境,还有害铺路人的健康。而温拌沥青技术混合料的温度降低了三四十摄氏度,可以节约20%以上的燃油,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排放60%以上。

  在混合料的结合部位则使用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这种沥青是利用废旧轮胎制造的,仿佛给道路穿上了一层“雨衣”。段文志说:“道路就怕渗水,容易产生坑槽甚至塌陷。这种材料不仅防水性能好,而且粘合性能好,可以将路面上下层紧紧粘在一起,保证车辆经过时道路受力均匀,减少坑洼产生。

  另外,东三环劲松至十里河桥段在道路雷达检测中,存在5处严重土质疏松路段,总面积约180平方米,影响深度0.3至3米。在本次大修中将采取换填或灌注快硬混凝土的方式处理。

  延伸“治疗”:

  更换步道砖疏通雨水口

  辅路大修,还包括步道范围。

  按照计划,路政部门将对步道上的占道设施进行清理、改移,梳理和改造全线的步道、自行车道和无障碍系统。其中,步道全部更换为抗冻融的挤压型防滑步道砖,车行道路内、外侧缘石全部更换坚固、耐用和线形美观的花岗岩。

  值得一提的是,可利用的旧步道砖经铣新后会再利用,避免养护资金浪费。预计此次工程中,超6成步道砖会再上岗。

  另外,全线共需提升和加固沿线检查井1952座,并将破损雨水箅子及井盖进行更新。路政部门还会清掏和疏通大修路段全线雨水口及雨水管,确保道路排水畅通。本报记者 孙戉摄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