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绿色报到” 建言公交出行
昨天上午,寒风凛凛,小雪飘飘。参加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从八点多开始陆续赶到,随着本市公共服务的完善,很多代表选择了绿色出行:公交、地铁、公共租赁自行车,甚至步行。人大代表罗建今年是第三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报到,切实感受到城市服务的逐步完善。
10点,家住丰台区东高地的市人大代表、东高地派出所民警罗建到达会场。天气寒冷,罗建的手却热乎乎的。“我从北苑北站走过来的!身上可暖和了!”原来,罗建早晨8点半坐576路公交车到宋家庄,换乘5号线到北苑北站之后步行到北京会议中心。“这一路都采用公共交通,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要是开车就没谱了!”
这是罗建连续第三年“绿色报到”,“北京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完善,地铁能到达的区域越来越远,不断出台的促进公共交通的措施更是大大提高了绿色出行的比例和便捷度。”平日上下班或去丰台公安分局开会,罗建也都乘坐公共交通,“我们派出所一直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公务车的使用,片警很多时候都是骑车巡逻。”
他告诉记者,经常乘坐地铁和公交,让他认识到北京的交通还有提升的空间。“比如我在宋家庄,就感觉人比较多,过了东单情况就好一些。我觉得政府倡导错峰上下班,尤其是一些企业单位,可实行弹性工作时间,这对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10点过后,代表们纷纷来到,会议中心代表驻地的大厅里熙熙攘攘,大厅外,却见不到接送的汽车排长队。原来很多代表都提着行李步行,没有开车,而是选择了绿色出行。
10点半,会议中心门外的人渐渐多起来,步行和骑车来的代表越来越多。小雪纷飞中,市交管局中心区交通支队副支队长任素永骑着红色的公共租赁自行车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他不紧不慢,停妥自行车后告诉记者,他9点20从东四出发,10点35到北京会议中心。
近几年,公共租赁自行车发展很快,不仅城区,很多郊区都建立了完备的设施。租车点遍布整个城区,市民租还车都很方便。任素永在交通支队工作,执勤时经常看到骑着公租自行车的市民。“这说明市民对这一出行方式的认可越来越高,甚至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两公里外的菜市场买菜,大部分市民都是租一辆自行车,这就是最大的进步。”而随着公交地铁涨价,任素永认为满足市民短途出行需求的公租自行车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北京面临环境方面的压力,许多市民更加意识到了绿色出行的意义。”
临近中午,报到已接近尾声,代表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今年的议案:立法规范停车管理、市场化培养养老专业硕士、单双号限行作用公开透明……每个议案都能引起一阵讨论。(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祥)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