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抵押 唤醒农民沉睡资产
12.08.2015 12:41
本文来源: 林业网
三权抵押 唤醒农民沉睡资产 贵州省德江县自2012年起试点推行“三权”抵押贷款工作,即允许农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含房屋所有权)作为有效担保物,向银行抵押融资。3年来,“三权”抵押在缓解农村融资困境中发挥了什么作用,现实操作中又遇到哪些难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林权证作抵押贷款,农户尝到融资甜头
用林权证抵押贷款,田进是德江县煎茶镇大路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清闲的时候看了些相关的技术书籍,觉得养鸡这事有戏,就回到老家专门养鸡。”田进说,万事开头难,主要难在资金,“那时候手头没多少积蓄,跑了几趟信用社,他们说林权证可以抵押办理贷款,5亩多林地贷了10万元,这才顺利买了鸡苗、饲料。”
如今,田进已成为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去年他喂养的8000羽爬山鸡纯收入20多万元。尝到了甜头,田进的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初,我又用自家的二层小楼作抵押从信用社贷到25万元,按照现在的收益算下来年底就可以还清。”
在德江,像田进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在产业初创期或扩大规模阶段都赶上了“三权”抵押贷款模式的红利。
2012年,德江县正式出台《关于开展“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允许农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含房屋所有权)作为有效担保物,向银行抵押融资。
根据德江县金融工作办公室提供的数据,从2012年9月至今,全县向农户累计发放“三权”抵押贷款共计1.26亿元,有效地缓解了部分农户发展产业面临的资金困难。
做好确权、评估和风险防范,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在农村,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农业经营风险大、周期长、季节性波动强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发展比较难于得到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德江县金融办主任舒小平说。
“在农村,农民没有法律意义上完整的不动产权。他的土地是承包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上盖的房子没有产权证,沉睡的资源无法变成流动的资本。”舒小平表示。
德江推行的“三权”抵押工作,让农民拥有“三权三证”(承包土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农民住房产权证),且可以抵押、转让,旨在通过“三权”抵押融资使资金流入农村。
德江的做法相应地被拆分成3个层面:确权、评估、风险防范。
2012年5月,德江成立了由国土、农业、林业等19个部门组成的确权小组,以该县复兴等乡镇为试点,开始“三权”资产的确权工作。同时,将县产权认证中心进行强化,增补了县人行、县域各国有商业银行等业务机构,对确权后的“三权”进行免费市场价值评估。评估后的结果,县域内所有商业银行“都认可”。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县财政按照15%的比例匹配组建“三权”抵押贷款风险基金,而县法院也出台了专用于“三权”抵押的纠纷调解指导意见。
粗略统计,仅德江县农民手中的“三权”资产就高达300个亿,按照60%的抵贷额度,全县的“三权”贷款额度就可达180亿元。
“三权”抵押相关法律配套亟待完善
不过,实施3年,按照德江县政府工作人员陈立(化名)的说法,“三权”抵押工作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陈立通过多年的观察认为原因是多重的,“三权”抵押中最大的风险是农民有失去土地的可能,“农业经营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当风险发生时,农民的土地可能抵着抵着就没了。”
此外,相关法律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而林权、房屋所有权虽可抵押贷款,却缺少相关的配套实施意见。
“‘三权’抵押的相关法律配套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陈立表示,“在‘三权’抵押中,农民自愿抵押,银行也愿意接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为了避免违约发生时产生纠纷,德江规定农户若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必须首先加入由村集体成立的“三权”抵押流转合作社,达成自愿流转土地的协议,违约时由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用于还贷。
为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德江并没有在全县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确权颁证工作。“土地确权颁证需要重新丈量土地面积,而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多,是一项浩大工程。省内某县的一个乡镇曾打算对全镇的土地进行确权颁证,结果花了200万元什么都没有干成。”陈立表示,德江转而改为“根据需求颁证”,即当有农户提出贷款需求时再行颁证,不搞全面开花。
为了对抗预期风险,德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高了农民“三权”抵押贷款的门槛。“能用于抵押的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乡镇所在地集体土地上的房产,二是公路沿线流转市值较大的土地,三是产业发展户手中持有的‘三权’。”陈立表示,银行看中的并不是农户手中的实际资产,而是农户通过产业规模扩大获得更高收益的前景。
陈立同时表示,县相关部门正对“三权”抵押贷款实施3年来的效果进行评估,这中间不可避免地有违约情况产生。但现阶段均是由银行自己买单,并未将农户土地、房产等流通变现。(记者 郝迎灿)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2.08.2015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