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四个趋势凸显

08.07.2016  17:34
      三夏期间,山东省滨州市农机部门为切实提高机手收益和机具利用率,充分利用各地麦收时间差,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2个农机跨区明星作业队就近到安徽、河南、河北等省份作业。为外出作业机手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2065个,发放服务车辆免费通行证14个,比去年分别减少305个、6个。据了解,即使领到跨区作业证的机手也有很多不参加跨区作业。近几年,全市参加“三夏”农机跨区作业的机手越来越少,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市场正在逐渐萎缩。

近年来,随着各地小麦联合收割机数量的持续增加,早年大规模“南征北战”跨区作业的壮观场面已不复存在,“三夏”跨区作业逐渐呈现出四个发展趋势:

一是跨区作业区域缩小,由远距离转向近距离转移。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持续拉动下,全国各地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已经接近饱和状态,加上机具结构的优化升级,联合收割机作业能力、作业效率明显提升,跨区作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越来越多的跨区作业队开始由省外向省内转移,呈现出短途、近距离、中小规模为主的趋势。以往我市出省跨区作业队,主要到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等地。随着河南、安徽等地收割机保有量增长导致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作业价格降低,大型联合收割机需用大托盘汽车外运,长途跋涉增加了作业成本,盈利空间日益狭窄。省外作业存在较大风险,如遇上阴雨天气,机器无法下地作业,机手可能遭受经济损失。为规避风险,近年来,全市越来越多的机手选择在省内作业,主要到枣庄、菏泽、聊城、济南、淄博、潍坊、济宁、青岛等地就近作业。

二是农机合作社成为跨区作业的“主角”。三夏期间,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装备结构优良、组织能力强、作业质量高的优势,凭借一流的服务质量和信誉,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抱团闯市场,提高了作业效率,增加了机手收益,受到跨区作业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成为跨区作业市场的“主角”。近几年来,合作社机手和作业地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跨区作业区域,许多再加上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的开设、免除跨区作业车辆过路费已常态化,农机维修服务日渐市场化,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跨区作业模式越来越成为常态。据统计,农机合作社占到我市跨区作业群体的80%以上,成为跨区作业当之无愧的“主角”。

三是信息平台在“三夏”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三夏期间,充分发挥“农机通”和全国农机化生产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作用,积极发展互联网+机收、互联网+维修,及时发布机械供需、各地麦收进度等信息,更好地为跨区作业机手提供信息化服务,引导机手合理流动,避免出现“机械扎堆无活干、麦地空闲无机用”的现象。农机部门越来越注重加强组织调度,从粗略引导逐步到精准指挥调度。与联通部门做好对接,继续通过农机行业短信平台为机手提供信息服务,今年将向机手和有关方面发送50000条信息,内容主要有天气变化、机械供求、作业进度、柴油供应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为机手提供信息服务。各县区农机部门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小麦成熟情况,充分利用小麦成熟的时间差,合理确定小麦跨区机收的机具投入规模,认真做好小麦跨区机收的接机派机引导、作业供需协调等工作,科学调配机械,引导机车合理流动,千方百计加快收获进度。

四是油料、人工费持续上涨,机手收益降低。近几年,三夏期间柴油价格、用工成本不断攀升,而小麦机收价格一直徘徊在50-70元/亩,几年来都没上涨。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外出作业需要托盘车托运,一趟1500元,来回得3000元的运费。司机一天工资需150元。根据今年三夏跨区机收市场形势分析,作业时间一般只有5-6天,平均每天作业70-80亩,平均单机作业量400-600亩,单机收入约3-4万元,除去相关费用,不计折旧,平均单机收入2.6万元左右,今年将继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三夏期间,部分农机合作社通过大力开展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提高综合效益,规避跨区作业市场收益降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