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 三地首次发布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02.06.2015  14:37

   

                2015年6月1日,京津冀首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发布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共同组织制定、分别发布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地方标准。这是京津冀三地发布的首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会议由首都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市质监局副局长姚娉主持。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孟桥、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彦梅;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杨振林、交通运输委副主任魏宏云;河北省质监局总检验师张瑞林、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广海;天津市、河北省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发布会上,姚娉、杨振林、张瑞林分别介绍了三地推进京津冀标准化合作情况,并宣布了地方标准的发布。地方标准编制单位代表介绍了2项标准情况。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媒体提问。         姚娉介绍,为落实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北京市政府提出“做好跨行政区、跨领域规划对接,推动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规划、标准、监测、执法体系”要求。天津市、河北省政府对推进京津冀标准化合作工作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就积极探索标准化区域协作机制提出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为落实《京津冀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三地相关部门加强了在标准化领域沟通合作,提出共同制定、分别发布地方标准的工作意见,通过统一标准的实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本次发布的2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三地交通、卫生计生、标准化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就标准文本内容达成一致。姚娉表示,首都标准化委员会将积极组织协调,围绕环境治理、产业对接和交通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探索制定发布更多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是根据ETC系统全国联网的发展趋势和京津冀区域的实际应用需求而编制的。该标准在现行国家标准和交通运输部相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区域的应用需求、特点和实践经验,对路侧单元的基本构成、通信协议、应用技术要求、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及提升,技术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提高京津冀地区路侧单元的参数一致性和标准化水平、以及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地方标准,对临床老年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提出较为系统、完善、可行的防控要求,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有利于指导京津冀区域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常见风险的防控工作。该标准的出台与推进,将完善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风险防控意识,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护理安全风险,有效控制老年人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老年人的护理安全。   (市局标准化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