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防沙治沙40年成效显著

17.10.2017  07:47
   中国林业网10月17日讯     近40年来,三北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已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297平方公里,实现了土地沙化连续10年净减少。
  三北地区是我国遭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4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3.5%,其中沙化程度在重度和极重度以上的约占全国的70%多。
  近4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工程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林业部门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历经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营造防风固沙林1.2亿亩,结束了沙化危害扩展加剧的历史。重点治理区的呼伦贝尔沙地林草植被覆盖度由原来不足5%增加到32.5%;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森林覆盖率从70年代末不足3%,提升到2016年底的26.7%,植被覆盖率超过80%,生态状况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大为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与此同时,三北地区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辽宁省在科尔沁沙地南缘建成长达500多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有效遏制了科尔沁沙地南侵;黑龙江西部农田林网化程度达80%以上,基本建成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体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陕西榆林市在毛乌素沙地建成总面积达120多万亩的樟子松林海,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轴线,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廊,陕北绿色生态屏障已初具规模。
  在维护北疆生态安全的同时,三北工程也稳定并拓展了沙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北部风沙前沿建成长120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治理大小风沙口470余处,控制流沙面积300多万亩,使1400多个村庄免遭风沙危害;新疆初步建成以绿洲内部农田林网为骨架、绿洲外缘大型防风固沙林为裙带、天然荒漠林和山区天然林为先锋的立体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农牧区和绿洲边缘沙化扩展趋势,人工绿洲面积已由建国初的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7万多平方公里,增长了5倍多。
  近40年来,三北工程不仅致力于努力改善沙区生态环境,还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极大地促进了沙区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呼伦贝尔和毛乌素沙地初步建成了以樟子松为主、在新疆绿洲以特色林果为主、在河西走廊以沙生灌木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新疆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2200万亩,年产干鲜果品700万吨,产值近500亿元,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内蒙古大力发展沙生中药材种植、灌木饲料林基地等,实现沙产业产值466亿元。近5年来,阿拉善盟引进48家企业、投资24亿元发展沙产业,建成了梭梭、白刺、黑果枸杞等23个种植养殖基地,从事沙产业的农牧民超过2万人,沙产业经营性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40%左右。宁夏中卫市积极打造沙漠旅游品牌,培育出沙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年旅游收入40多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路子。
  在创造一个个防沙治沙奇迹的进程中,伟大的三北精神被成功塑造,铸造了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开拓创新”为精髓的“三北精神”。“三北精神”同“塞罕坝精神”一脉相承,凝聚与升华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往开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造就了石光银、王有德、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等防沙治沙英雄,成为激励全社会投身治沙造林、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楷模。三北工程也培育了山西右玉县、黑龙江拜泉县、陕西榆林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等一大批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范例。山西右玉十几届县委、县政府60年如一日,共唱治沙造林一个调,完成植树造林150万亩,把昔日不毛之地建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创造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典范。三北工程被国际上赞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不仅是我国政府对外展示生态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工程,而且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防沙治沙故事”的重要窗口,先后有9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三北工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王鸿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