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掀起科幻热 专家称“中国科幻文学将迎爆发期”

28.08.2015  14:33

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正在京举行。近日,多位出版界专家齐聚京城,共论数字出版未来趋势。

  中新北京网8月28日电 (记者 曾鼐)随着《三体》摘得“雨果奖”,一股科幻热正席卷国内阅读市场。为什么《三体》会获奖?未来中国阅读市场趋势如何?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体》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用户口碑积累才得以火爆,未来几年将是网络科幻文学、悬疑类小说的爆发期。

  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正在京举行,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作为主题活动之一,“你好,未来”的沙龙近日在京开幕,中外出版业领军人物就数字阅读等展开对话。

科幻类、悬疑类小说将异军突起

  几天前,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第73届雨果奖在美国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最佳长篇故事奖,成为亚洲首位摘得雨果奖的作家。一时,科幻文学成了香饽饽。

  谈起《三体》热,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称“是个意外的惊喜”。

  1999年网路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出世,被普遍认为中文网络文学的发端。纵观网络文学10多年的发展,周运表示,“科幻文学”始终是小众文学,大部分读者对于高科技事物有着“隔膜感”,科幻读物的销量、阅读量始终不高。

  那为什么《三体》如今火了?“靠的是受众的口碑,口口相传”,周运说。在他看来,《三体》是一部严肃文学,故事严谨;属于硬科幻,有较强的理论性。从2006年开始连载,《三体》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才被社会认可,是从最初的“叫好不叫座”,慢慢地靠口碑效应,才变成了“叫好又叫座”。

  “所以,一个优秀的出版物,不能靠短期的炒作,而要靠用户口碑的积累”,周运说。

  谈起如今《三体》带来的阅读热潮,周运认为,“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爆发期”。他说,《三体》热,首先会带动更多作家关注科幻题材,写科幻;而随着社会发展,90后、00后等更年轻的群体将成为阅读主体,在这一代的成长中,生活中接触高科技产品的机会很多,所以自身对科技类读物不会有很强的陌生感。

  不过,周运认为,像《三体》这样优秀的硬科幻作品,短时间内不会集中涌现,而是一些借助科幻元素的小说会先出现,比如实际故事架构还是言情小说,但是借用外太空的背景等。

  除此之外,周运也称“看好悬疑类小说的发展”。他说,基于PC端的网络阅读中,悬疑类小说一直也属于小众类型,但近年来,随着手机、移动端的发展,在更私密化的阅读趋势中,悬疑恐怖类作品有了“翻身机会”。如今,从数据来看,悬疑类小说的用户阅读量、用户订阅、付费增长速度很快。

  他认为,恐怖类作品会给人刺激感,尤其颇受单身青年群体的喜爱;大部分悬疑类作品都是由小故事、短章节构成,适合在睡前、工作间隙等阅读,符合现代社会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类似《盗墓笔记》这样的悬疑作品,未来将继续在网上拥有更高人气。

移动阅读将蓬勃发展

  “移动阅读”的未来趋势,也是当天专家争论的焦点。塔读文学版权商务部负责人陈妍介绍,从数据分析来看,中国移动阅读市场收入规模在2014年达到88.4亿元,移动阅读市场保持着稳步的增长;未来三年的数字阅读,将“由量向质”转变。

  “无论是通过手机,还是不同的新产品,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由终端向移动阅读方向发展”,陈妍说。

  网易云阅读原创部主编黄晶晶同样表示,“阅读往移动端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她说,除了阅读类的APP将继续发展,类似于《今日头条》等产品将成为未来阅读的新方向。她解释,通过大数据作为基础,去观察用户的搜索、使用习惯,可以更精准地向用户推荐具体的阅读内容,引导他们看最感兴趣的东西,这将是未来很主要的趋势。

  中文在线版权贸易部运营负责人高晓彦则认为,专业类的阅读将越来越精,会有更多的精品涌现,而“社交”将成为阅读的另一种新形式。高晓彦介绍,一些开放式的软件正更多地把阅读与人的生活相联系,比如腾讯正在尝试的将阅读拓展到微信领域。“未来的阅读方式,将更紧密地与社交圈相联”。

  而谈起海外的阅读趋势,澳大利亚《图书与出版》总编辑安德烈。汉克介绍,电子阅读在澳大利亚非常流行,大量电子阅读设备在民众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表示,从目前的数据分析来看,与中国市场较为类似,奇幻、浪漫小说等电子读物受到澳大利亚读者的受欢迎,女性偏爱爱情小说。(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