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教育强区拟不彼此招生

20.03.2015  16:55

  2015年中考招生政策刚刚发布,3月19日,市教委就对政策做出进一步解读。今年,被誉为“教育强区”的东城、西城和海淀三个区,其示范高中拟不再安排彼此之间的跨区县招生计划。

   跨区县招生逐年压缩

  今年,本市中招录取在政策调整上更加向远郊区县和薄弱校倾斜。部分示范高中可适当编制跨区县招生计划,跨区县招生计划重点向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远郊区县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城乡一体化学校可申请在资源输出区适当编制跨区招生计划。这意味着,在远郊区县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本市学生,将有机会通过中考升入市区部分优质示范高中校。

  跨区县招生过程中,本市出台了严格的规范管理,只允许去年曾经有过跨区县招生计划的示范高中编制招生计划,原来没有该招生计划的学校,不予新增。城乡一体化学校只允许合作校向资源输出区招生。跨区县招生一律由学校向区县教委申请。东城、西城、海淀三个教育强区不再安排彼此之间的跨区县招生计划。今后,跨区县招生将逐年压缩。

  示范高中跨区县招生计划总体上减少,是否意味着“锁区”或是“禁止跨区招生”?对这一说法,市教委有关负责人3月19日予以否认。据悉,今年示范高中跨区招生计划进行的是“结构性调整”,即在跨区计划总量减少的前提下,获准跨区县招生的部分示范高中增加向资源短缺区县和一般初中校的招生计划,一般高中不再进行跨区县招生。

   “名额分配”范围微调

  今年,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提高到40%,其招生范围微调,参加“名额分配”招生的应届考生必须具有同一学校连续3年的正式学籍。普通高中增加的招生计划,主要集中在优质高中。

  从去年起,中招录取在提前招生和统一招生两个批次中间,首次增加了“名额分配”录取批次,“名额分配”计划比例由之前的12%至15%增加到去年的30%。本市16个区县的83所优质高中都把学校30%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所有具有升学资格的初三毕业生都可自愿参加“名额分配”,最终按考生所报志愿和中考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共录取7281人,增加了一般初中校的考生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今年中招,“名额分配”比例又提高了10%,各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将按3:7的比例分配到优质初中校和一般初中校,不设最低录取分数线。

  往届生、外省回京报名考生以及回户籍报考考生不能参加“名额分配”招生。报考考生根据本区优质高中情况最多填报5个志愿。名额分配志愿作为单独录取志愿填报,与统一招生志愿同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