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突发脑梗昏迷不醒 妻子不知密码如何取钱?
插图 王金辉
丈夫因突发脑梗一直昏迷至今,李女士要用钱却不知丈夫的银行存单密码。密码挂失、重置需本人亲自办理;而银行上门核保、上公证处公证、到法院打官司,这些路在一个昏迷病人面前,都走不通……这可怎么办?
困境
有折子却取不出钱来
李女士的丈夫身体一直没什么大毛病,每年都坚持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但今年4月,因突发性脑梗,李女士的丈夫在单位突然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由于脑梗情况较为严重,人至今没有苏醒。
李女士丈夫的工资收入由他自己掌管,家中还有几张定期存单也都是丈夫的名字。如今丈夫因病突然昏迷,未曾留下一句话。一方面要负担医院的医疗费以及聘请护工的费用,一方面小孩还在国外上学,李女士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够这些开销。李女士想从丈夫的工资卡和存款单上取点钱出来,然而因为不知道密码,却成了麻烦事。
记者了解到,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她爱人所住的病房里便有很多家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此前,李女士曾向银行咨询,得到的答复是如果要进行密码挂失和重置需要本人亲自办理,像她爱人这样的情况则需要公证处出具一纸公证。然而,当李女士到了公证处却被告知,由于人还在,不属于遗产,根本不符合公证的条件。
银行说
先上法院指定监护人
记者上周四随李女士来到某国有银行营业厅。银行工作人员告知李女士,如果拿着她自己的身份证和她丈夫本人的身份证,且知道她丈夫工资折密码的情况下,是可以代取的。李女士拿出一张丈夫的工资折蒙着试了试,在第三次输入密码的时候竟然对了,于是工资折的问题解决了。
然而还有两张不知道密码、快要到期的定期存单,银行大堂经理告诉李女士,如果不知道存单密码的话,恐怕比较难办。对于行动不便的人,银行虽然可以进行上门核保,但前提是得本人有意识,而且能够亲自签署委托书。
但如果像李女士爱人这种处于没有意识的昏迷状态,核保是做不了的。目前可能采取的方式一是由医院出具证明,银行可将患者名下的存款直接打到医院的账户用于支付医疗费用,但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急需用钱治病的家庭,作为患者家属是无权支取的,而且银行内部也要经过特殊的申请程序;另一种方式便是由法院指定一名监护人,指定监护人有权代理本人重置密码取现。
该大堂经理表示,银行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储户的存款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现实中可能发生的配偶及子女之间因为存款产生的纠纷。
法院说
指定监护人甚至比继承还麻烦
就指定监护人的问题,记者随后咨询了一位朝阳法院的资深法官。该法官告诉记者,指定监护人这种事在现实中甚至比继承还要麻烦。
首先,按照规定法院是不能直接指定监护人的,而是应当由当事人所在的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来指定监护人,法院只处理监护人和其他亲属之间对上述指定监护产生的争议,比如其他亲属认为指定的监护人不适合,或者被指定为监护人的人认为自己不适合。但现实中,很多单位、居委会、村委会都不爱管这种事,弄得当事人很麻烦。
而且,即使上述单位指定了监护人,银行也不一定会认可,他们往往只认法院的判决。所以有些当事人只能先是好话说尽,让居委会或单位出一个书面意见,然后再假装有争议到法院诉讼,最后求得一纸法院判决。
此外,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往往需要先确认被监护人确实已经丧失了行为能力,所以当中可能还会涉及行为能力鉴定的问题,这样一来一去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律师说
夫妻共同财产妻子能不能取?
李女士有这样一个疑问,丈夫的工资和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她作为妻子难道就不能直接代理丈夫在银行的业务吗?
对此,北京广衡律师事务所主任赵三平律师表示,是不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银行是无法作出判断的,而且根据《储蓄管理条例》的规定,密码挂失必须本人亲自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办。
可申请宣告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赵三平建议家属先向法院申请宣告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按照正常的程序,一旦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配偶当然成为第一法定顺序监护人。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有权对被监护人的财产进行管理。
当其他近亲属对其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才由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在近亲属中进行指定。对指定不服的家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作出裁决。一旦被监护人的行为能力缺陷消除,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还可以恢复被监护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赵三平表示,按照这样的规定,李女士只要拿到法院宣告其爱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判决,并证明二人的夫妻关系,银行就应当认可李女士的法定监护人身份。如果银行仍然拒绝取钱,李女士是可以起诉银行的。
夫妻是否有义务告知存款密码?
按照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等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除非双方另有约定。既然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夫妻双方是否有义务将自己的财产状况及账户密码告知另一方呢?
对此赵三平表示,法律上并没有这样的强制性规定。但由于现实中常有类似的突发情况出现,因此建议大家在银行存钱的同时,有必要向自己信任的亲人透露自己财产的存在和支取的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本报记者 张蕾 J009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