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50万辆自行车安装蜂鸟芯片

24.05.2015  17:05

  我国科技企业推出的蜂鸟芯片已经应用在自行车防盗上。

  据介绍,我国已有近50万辆车在出厂前安装了包含蜂鸟芯片的车载导航。

  这款儿童定位手表也装有蜂鸟芯片。

  作为北京市科技领域最高奖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十几年来取得了近3千项科技成果。本月22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对外发布,这些科技成果既代表了科技发展的“高精尖”,又服务于解决市民生活难题。北京晨报记者为此走进几家获奖单位对奖项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听他们讲述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此次发布的系列成果,涉及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中首都蓝天行动、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等8个专项,比如“北京地区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技术与工程化应用”成果,能够快速反映区域PM2.5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过程,为京津冀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发挥了作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应急筛查装备研发”成果,研发了高度集成、高效灵敏的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应急筛查装备,构建了首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络……

  这些成果只是近年来一系列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科研成果的典型代表。自2002年以来,共有2960项科技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重大科技创新奖1项,一等奖319项,二等奖990项,三等奖1650项。

  自行车防盗用上蜂鸟芯片

  医学上需要导航,人们出行更离不开导航。过去国人大多依靠国外的导航产品,如今我们有了北斗。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12月27日正式运行,提供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并将于2020年覆盖全球。

  在导航系统中,芯片是核心部件。一直以来,我国在芯片领域没有壁垒,导航芯片市场早已被国外产品占领。现在,这一垄断已被打破。历经18个月的开发,2013年5月,我国科技企业和芯星通成功推出了“和芯蜂鸟”——Humbird芯片。它具有功耗低、灵敏度高及体积小的优势,由其构建的导航定位模块,定位精度、灵敏度等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的GPS模块同水平。熟悉导航的人都知道,导航在重新启动时的时间会比较长,目前,该芯片首次定位用时平均小于29秒,而国际水平在32秒。

  目前,这款芯片应用量已超过200万片,位居国产北斗芯片第一。“当然和国际企业竞争来看,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奋力追赶。”该项目负责人胡刚介绍说,我国已有近50万辆车在出厂前安装了包含蜂鸟芯片的车载导航,另有近50万个芯片被组装成独立的车载导航在各车企4S店里供车主选择安装。

  现在,芯片也用在了便携导航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上。蜂鸟芯片已用在电动汽车、自行车防盗以及含定位功能的定位手表、学生卡、跑鞋等可穿戴装备上,走进了百姓生活。

  民生科技典型

  骨科手术有了精准“导航”

  人体中大脑和颈部的连接处有一块叫做颈椎齿状突的骨头,这块骨头不大,但却至关重要。平时人们可能不会特别关注,但有些人身上的这块骨头是先天畸形的,或者因外伤而导致骨折,严重的可能导致高位截瘫。在过去,如手指末节大小的齿状突被骨科医生视为手术的禁区,因为脊髓、血管紧紧环绕在齿状突周围,位置稍有差错,就会带来致命的手术副损伤。

  现在,这一医学难题已被高科技破解。医生们进行这项手术,可以在影像导航的定位下,精准找到位置,犹如汽车开车有了导航仪。人工手术可能存在手抖的风险,现在也可以用机器人的双臂来取代。

  这项北京科学技术奖的获奖成果叫做“基于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简单来说,技术关键就是“导航”和“机器人操作”。

  “这样的精准医学,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项目负责人、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感慨说。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除了一些医学“禁区”成为“开放区”,脊柱外科、骨盆骨折等创伤外科手术的准确率也大大提高。比如说,以前要在一块骨头上钉螺钉,在透视的辅助下,准确率是80%,而现在可以提高到理论上的100%。实现这个过程,“影像导航”功不可没,原理说起来并不复杂,但却蕴含着高科技。在骨头上钻一个孔作为标记点,之后发射红外线,另外一个设备接收信号形成三维立体图。之后,医生就根据这幅“地图”,指挥机器人“指哪儿打哪儿”。

  另外,这项技术也可以弥补骨科微创手术的不足。以前的微创手术就好比在瓶子里建一艘船,操作空间小,医生能看到的二维平面视野有局限,难度可想而知。在手术中应用即时三维导航系统,使术中解剖结构精确定位成为可能,让医生在手术时拥有了精确的GPS导航助手,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减少了并发症。

  据田伟介绍,从2010年至今,已经有近6000例患者从该技术中受益。

  管网模拟试验保南水安全

  北京居民现在已经喝上了来之不易的南来之水。如何让南来之水喝得安全放心,成为水务科技工作者的头等大事。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成立了课题组,对南水北调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展开研究。

  据自来水集团水质中心总工程师顾军农介绍,由于外调水源的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与本地水源差异较大,而且远距离输水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课题成立之初,研究人员就确定了南水北调进京水质保障需要把握的三大要素:水源水质、水厂工艺以及管网水质,即长距离输送水质会如何变化?现有的水厂净水工艺能否保证出厂水水质?供水管网能否保证水质稳定输配?

  从2002年起,自来水集团对南水北调水源进行了连续13年的水质长期跟踪监测,并开展了国标106项以外的20多项有机物检测,根据丹江口水源不同时期监测结果显示,丹江口水源水质优良。

  为了验证现有的水厂净水工艺能否保证出厂水水质,自来水集团在丹江口水库建立了试验研发基地,管网模拟系统试验管材全部取自北京市不同地区的供水管网。

  合格出厂水经供水管网送到用户家中后,水龙头出水水质也必须合格,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京输配水管网系统能否适应南方水源水质。那么,针对南水北调水源可能带来的输配水管网“水土不服”,如何控制“黄水”的风险呢?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产生“黄水”现象的原因与老旧供水管网内表壁由于“无内衬”而逐渐形成的管垢有关。

  长期通地下水的管道,管垢比较脆弱,换水后管垢中的铁就会溶解到水中,形成“黄水”。针对这一风险,课题组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措施,在风险大的地方对管网改造,更换新管网。有些地方则先去除管垢,再喷涂内衬。同时,对重点小区实时监测,发现黄水立即冲洗管网。并采取 “分区域、分时段、逐步递进加量”的南水北调水源水接纳原则,保障居民喝上了安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