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市完成5万套自住房供地
单身家庭申请购买的,申请人应当年满30周岁,应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条件且名下无住房……研读着网上公示的《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北京工作的安徽人小东第一次觉得,自己离拥有一套住房那么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首先要安居。”2013年,北京在全国率先提出自住型商品房政策,为“夹心层”家庭提供了一条解决住房困难的途径。2017年8月,本市又准备再推共有产权住房,并将拿出30%的比例给予无本市户籍的“新北京人”,让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
老北京人▶
申购成功全家入住自住房
每天早晨,出了建工·动力苑的小区门,儿子拎包向左转,600多米外的7号线地铁站,是早高峰时最快捷的通勤工具,周先生则是向右转,几步之外的超市,一大早会有最新鲜的蔬菜。50多岁的周先生是家住朝阳的老北京人,搬到大郊亭桥前,在红庙一套单位分配的老公房里住了21年。“说是老公房,但是没有房本,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更像是职工集体宿舍。”周先生说,因为房子面积太小,儿子结婚后,都是住在老丈人家,他和老伴也一直想有套自己的房子,能和儿孙住在一起。
2014年,北京市首批自住房启动申购后,周先生就一直关注着这种由政府限定销售价格、主要为解决“夹心层”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性商品房。位于百子湾的建工·动力苑,得到了全家人的青睐。“住惯了城里,我们也不想搬得太远。”申购之初,周先生是很忐忑的,因为项目处于东四环的位置,加之22000元/平方米的低价格,360套房源吸引了11.8万户家庭参与报名。周先生最终摇到了优先组的前三十名,因为选房顺序靠前,他得偿所愿的选上了高层把边儿、明厨明卫的两居室,“嘿嘿,那感觉就跟中了500万元的大奖一样。”
今年春天,周先生全家搬进了新房,“小区住着挺不错的,出门就有商场超市,和隔壁的办公楼间有绿化隔离带,最近还在筹建业主图书角呢。”
购租并举▶
5年自住房供应703万平方米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何落实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逐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使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是这五年来北京市一直在努力推进的事。
以自住型商品房为例。2013年,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着力解决“夹心层”家庭的住房困难。截止到2017年1月初的统计数据,本市已累计推出自住房项目69个,完成分配59个,已摇号签约5.6万套,入市项目均价18000元/平方米。其中,仅2016年新启动申购的自住房项目就有13个,合计供应房源7449套。而在今年年内,根据规划,本市要完成5万套自住房供地。
“根据我们的监测,2013年自住房政策推出至今,北京已合计出让了80宗含或者全部自住房的住宅土地,合计供应的自住房面积达到了703万平方米,大约能够建设成8万套价格明显低于周边商品房住宅价格的带保障属性的自住房。”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记者,特别2014年与2017年,自住房住宅土地供应的面积均超过了30%。
“回溯2014年到2016年的北京楼市,当自住房供应量充足的时候,新房市场房价涨幅均被明显抑制,这也是过去三年北京能够在一线城市中保持房价涨幅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张大伟介绍,仅以2016年为例,根据统计测算,北京共成交自住房10384套,成交均价是18384元/平方米,整体看将全年北京商品房住宅均价拉低了6.1%。正是这些低价房源的供应,缓解了北京多年来住房市场的供需结构矛盾,对稳定房价、楼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规划升级▶
共有产权房30%面向新北京人
就在上一周,作为对原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升级、规范,北京又发布了《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打算更进一步的从供给侧发力,推出共有产权住房。
记者注意到,除了和自住房政策中申请购买者需名下无房,房源定价需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商品房,五年内不允许上市交易的规定相同之外,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更强调“职住平衡”,也对“新北京人”给予了更多关注。
根据初步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共有产权住房源将优先配售给项目所在区户籍和在项目所在区工作的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以及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条件的、在项目所在区稳定工作的非本市户籍无房家庭,也就是“新北京人”。其中,满足在本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的“新北京人”家庭住房需求的房源应不少于30%。
专家观点▶
降低居住成本有利于保持活力
“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政策的出台,是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适应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在全国起到了带头引领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民谈到,北京要推进“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要保持活力,就要降低居住成本,共有产权住房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从政策内容看,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政策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都很强,就是为了解决刚需家庭的住房困难。”刘卫民特别提到,在兼顾本地居民住房需求的同时,政策中也规定了对于稳定就业的“新北京人”的房源供应要不少于30%,扩大了保障范围,是迈向住有所居的重要举措,对于北京市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通过共有产权住房政策统筹各类销售型保障房,有利于制度的规范统一,住房制度也更加简洁明晰。”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赵莹莹)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