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2.5万人参加规划建言

14.08.2015  21:04

  本报讯(记者张楠)在昨天下午召开的“十三五”规划公众建言会上,包括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委专家、区域协同发展领域专家、企业家以及前期参与建言活动的市民等在内的10位代表各抒己见,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纷纷建言献策。记者获悉,本市“十三五”规划公众参与活动开展以来,已收到公众建言8300条,2.5万人参加,完成居民社会调查问卷1.93万份。

  现场

  建言人热情高涨有备而来

  “我再说两句。”“我再补充谈一下。”“我还有一点想提一下。”下午3点准时开始的公众建言会,由于10位建言人热情高涨、有备而来,足足进行了快3个小时才结束。作为建言人之一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说到激动处,一低头,变魔术一般“”地从书包里掏出了一包净水药物,一会儿又“”地举起一根棍状的净水器材,眉飞色舞地给大家讲解起自己公司开发的高精尖产品。自己发言完毕后,代表们一边听着其他人的建言,手底下也没停着,奋笔疾书地在纸上记录着他人的真知灼见。近3个小时的公众建言会结束后,一些代表似乎还不舍得就这样离去,站在会议室外的楼道里意犹未尽地聊得火热。

  聚智

  此次公众建言活动时间最长

  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是指导城市未来5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开门编规划”的要求,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广开言路,广聚民智,召开了70多场专家座谈会和专项规划对接会,并逐一拜访了33位咨询专家,深入听取意见建议。

  同时,从4月份开始,还组织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十三五”规划公众参与活动,是迄今为止5年规划公众建言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活动采取广泛建言与专题建言相结合的形式,通过7个渠道,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活动开展以来,共有来自32个省市的2.5万人参加,收到公众建言8360条,内容涉及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高精尖”经济结构、城市建设管理等13个重要方面和问题。

  纳言

  向39部门转办280条建言

  建言件件有确认、重点有回复、亮点有互动。为了利用好这些建言,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特别建立了建言收集、汇总、分析、转办、反馈机制,建立并开放建言信息库,规划起草组可以随时查询、参考和吸纳群众建议。制作建言日报、周报和专报,及时归纳提炼建言中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目前,已主动与200多位建言市民进行联系沟通,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并累计向39部门转办280条建言,并将部分办理结果向建言人反馈。、

  当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正在集中力量围绕重大问题进行深化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将继续通过研讨会、座谈会、建言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碰撞

  市领导与建言人面对面交流

  从本月起,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中心建设与提升城市魅力”、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治理与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等5个主题,市“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分别组织开展5场公众专题建言会,市领导和有关委办局与建言人面对面交流,更集中、深入地听取建言人的意见。昨天下午召开的为第三场专题建言会。J204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