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伯:执着,让梦想开花

12.01.2016  20:15

研通社记者 张雅旎

丁文伯,电子系直博五年级,师从宋健教授,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通信物理层算法研究,成功解决了超长信道估计问题,另有一项研究成果被国际电联接受成为国际标准。目前已发表国际顶级SCI期刊和EI会议论文32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的SCI期刊7篇,EI会议9篇,授权或公开发明专利15项,另有在投论文多篇;获得 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 年度唯一最佳论文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全国博士生年会最佳论文奖、2014及2015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电子系学术新秀、清华大学十佳会长、百年校庆先进个人等荣誉,担任 IEEE JSAC/TCOM/TVT/TBC/CL、IEEE ICC/Globecom/GlobalSIP 等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和旗舰会议的审稿人。

科研路上:坚持积累,交叉创新

他是科研道路上敢于挑战难题的开拓者,勇敢地沿着人迹罕至的道路前行,他是坚持做本科生奖学金改革的带班辅导员,不到尽善尽美绝不放弃,他作为清华腰鼓队的队长,从完全没有舞蹈基础到能够带领腰鼓队参与大型表演,丁文伯实现了自我超越的华丽转身。

丁文伯在做本科毕业设计时,他的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那时的他踌躇满志,认为做科研就应该挑战世界难题。在随后参与的工程测试中,他遇到了超长信道下的通信性能恶化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和与导师交流,丁文伯发现这是个很有意义并且前人还未涉足的领域,因此他决定把“超长信道估计问题”作为自己将来的博士研究课题。

然而在读博士初期,丁文伯屡屡受挫,毫无进展。由于没有前人工作的借鉴,丁文伯一度迷茫,再加上做社工的压力,他在博三时曾一度想换个研究题目以更好地“应付”毕业要求,但心里那股“若有南墙,必要去撞”的劲儿让他坚持了下来。

后来他参加了很多次学术论坛和学术微沙龙,得到很多机会和不同学科的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其中的几次交流启发了他将图像领域中的时频二维思路引入到广播领域,结合先进的稀疏学习算法,并充分挖掘广播信道的统计特性,解决了超长信道的精确估计问题。

丁文伯所提出的方法比现有最好技术谱效提高了近20%,是我国下一代广播标准提案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时丁文伯还提出了一种新型帧结构,可满足通信系统中的灵活传输需求,复杂度比现有方法降低一个数量级,带外功率抑制效果提高10分贝,该成果已经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接受为国际标准。此外,丁文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力线和可见光融合组网架构,引入单频网,解决了原有架构中的终端频繁切换问题,完成了样机的开发,并获得了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奖。

科研道路上短暂的挫折让他认识到: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孤独与无助是常态,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力争做到荣辱不惊。

2015年丁文伯(左二)在比利时获颁IEEE最佳论文奖。

“双肩挑”让生活丰富多彩

作为电子系2011级本科生的带班辅导员,丁文伯参与策划并实施了本科生奖学金评定改革方案、素评改革方案和优秀毕业生评定改革方案,创新性地引入了“匿名函评”、“公开答辩”、“广泛宣传”等奖学金评定环节,改善了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体验,鼓励同学们总结自己、学习他人。2014年,电子系的奖学金改革方案经过两年的“试水”,已经被全系师生广泛认可并在全校范围推行。与此同时,丁文伯所带班级也获得了北京市和清华颁发的集体荣誉。

丁文伯与所带无16班同学在一起。

提到腰鼓队,丁文伯讲起了自己与腰鼓结缘的故事。起初,他加入腰鼓队是被好朋友拉进去的。由于没有舞蹈基础,自11年6月参与建队,丁文伯一直负责腰鼓队的后勤工作。直至两年之后,即将毕业的好友让丁文伯接手队长职务。为了给大家一个交待,丁文伯开始努力训练,找了好几位优秀的腰鼓老师纠正自己的动作。经过一个多月的高强度训练,他的腰鼓水平取得了很大提高,后来还带领清华腰鼓队参加清华校庆演出、北京市春晚、中央党校80周年典礼等校内外大型表演。今年,丁文伯参加了在南非举行的学术会议,在招待晚宴上,他还即兴表演了腰鼓,并用非洲舞团的斗舞曲来配乐,获得与会专家们的掌声。丁文伯笑着说:“腰鼓队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小看自己的潜力,适当的时候逼自己一把,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坚持做“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

当被问及未来的打算时,丁文伯坚定地表示他在博士毕业后会出国进行博士后阶段的研究。丁文伯表示,他在做博士后期间会继续挑战自我,尝试新的研究领域,并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回清华任教,做一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

丁文伯说,他希望自己的科研工作是“顶天立地”的。所谓“立地”,是指研究工作着眼于系统的实际需求;所谓“顶天”,是指研究工作是前沿的,有学术价值和科研意义的。就通信行业来说,目前的关键是相关标准的制定。要想提高中国在通信界的战略地位,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世界通信舞台上提出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方案,让中国技术成为世界的标准。在读博士期间,丁文伯曾有幸参与这部分的工作,也明白这些工作的艰辛,他表示以后一定会投身这些工作之中,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丁文伯说,“当我们发现自己处境艰难的时候,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不是因为自身懈怠或研究方向偏移而陷入困境,那我们很有可能正在挖掘一个科研 ‘巨矿’,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要浮躁,再坚持一下,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供稿:研通社    编辑:常松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