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07.07.2015  13:46

  原标题:我国将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展览今日开幕

  70年前,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迎来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起,2834件抗战文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娓娓讲述这场战争,这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历史。7月6日,国新办举行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等情况发布会,介绍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具体情况。中国各地将举办主题展览和巡展、创作推出舞台及影视文艺作品和出版物、公布抗战期间相关档案等活动,以纪念这段历史。

  这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主题展览有一个响亮而寓意深刻的名字:《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今后,它将作为抗战馆的常规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

  据介绍,6700平方米的展厅内,1170幅照片、2834件文物静待观众。它们将围绕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追忆中华民族14年抗战的光辉历史,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蕴藏着伟大的民族力量。其中1500余件展品是最近10年征集到的,首次公开展示。

  抗战馆新闻发言人李宗远介绍,展览将抗战史浓缩为8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主要反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东北抗联进行抗日斗争,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第二部分,全民族抗战——开辟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协同作战,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第三部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抗战指导及其敌后抗战,主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方针和一整套作战原则,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四部分,日军暴行——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主要反映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的惨无人道的屠杀、迫害和摧残,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累累罪行。

  第五部分,东方主战场——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主要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牵制日本兵力最多,有力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社会积极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战争,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第七部分,伟大胜利——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遭到彻底失败,主要反映中国人民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第八部分,铭记历史——携手世界各国共建持久和平,主要反映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将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与上一个常规展相比,新展览全景式地展现了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返顾地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的场面,有力地支援和协同配合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展览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国东方主战场的作用。” 

  用史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是展览的最大特点。丰富的档案文献、照片视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高举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最早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70余件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发布的重要文献,反映了共产党在抗战的各个阶段提出和实行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在全国产生的重大影响。还有一系列重要战争,通过沙盘、视频、场景等方式再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四个敌后战场的光辉战绩。 

  同时,展览中通过一系列图表、数据来展示中国歼灭、抗击和牵制日军的数量和比例,说明中国战场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中坚力量。 

  需要提示的是,7月7日之后,抗战馆将分别于7月8日、7月9日、7月10日、7月14日和7月15日举行专场活动,活动期间不对外开放,从7月16日起全面恢复正常的对外开放。

  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其他展览预告:

  1、8月10日至9月20日,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目前,各地已选送1500余件作品,届时将展出400余件优秀代表作品。

  2、7月15日至9月15日,军事博物馆举办“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主题展”。一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照片、文物、图表等将亮相,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广大民众抗战的全过程,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3、7月25日至9月10日,在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展览中心举办美术书法作品展,重点展现抗日战争中的革命先烈、民族英雄、重大事件和重要战役,反映广大官兵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精神风貌。(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