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泓清水从这里出发--南水北调陕西在行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项长1400多公里、历时10年的巨大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来自汉江一泓清澈甘甜的江水,经我省安康市白河县最后一道关口,一路欢笑一路欢歌,向京津地区人民送去汉江儿女的一片深情厚谊。
如今,陕西人可以自豪地说:境内657公里汉江流域水清如镜,出境水质完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
陕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履行“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重大政治责任,按照“循环、集中、工程、补偿、问责”的工作思路,全力加大汉、丹江水质保护,圆满完成了通水前后水质安全达标的阶段性目标,为顺利通水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评为2014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记者在陕南三市采访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中,感受到总有一种精神让人为之震撼,总有一种情感在胸膛中激荡……
南水北调中线七成水源来自陕西
不论你是在汉中,还是在安康、商洛,随处可见“一江清水送京津”的标语牌。陕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始端,不仅是“南水北调” 核心水源区——汉、丹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70%的“蓄水者”。陕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为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十一五”以来,陕南三市已累计关停企业400家左右,陕南农民“当家的致富产业”黄姜皂素加工企业基本关停,造纸、电镀等高污染行业已然绝迹,中药、缫丝、钢铁、有色金属等多个支柱产业受限。同时,水源涵养区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项目,为水源地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2011年以来,陕西省财政安排陕南三市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404.21亿元,其中下达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资金55.17亿元;并累计安排陕南循环发展专项资金24亿元,下达陕南移民搬迁资金103.51亿元,重点镇建设资金2.8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水源地保护、循环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建设。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汉江流出陕西的最后一道关口。十余年来,白河县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节能减排等项目,加强水土保持,优化生态环境,从源头治理,保障优质水源,在完成历史使命的同时也不断改善着自身的生存条件。
白河县环保局局长王永贵说,要严格执法更要常态保水,白河首创了“河长负责制”,实行县、镇、村三级分工负责制,县长为全县总河长,分管环保和水利的副县长为责任河长,各镇镇长为辖区执行河长,各村村主任为村境内巡河长,对辖区内的地表水污染防治、恢复改善等负责。
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现在要倡导人们享受现代人的经济生活,要过原始人的生态环境。”
多措并举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近年来,我省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实施为抓手,加快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开展汉丹江综合整治,实施陕南循环发展和移民搬迁,全面推进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对污染治理项目进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把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项目环评的前置条件,对国控、省控污染源全部实行在线监控。对重要流域和重点控制单元建立“河长制”。颁布实施了《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将水源保护工作纳入了法治化轨道。
省级财政每年安排6亿元,用于培育和壮大陕南现代循环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茶叶、柑橘、中药材等“一县一产业”,着力带动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2013年,陕南三市实现生产总值1997.16亿元,连续5年超过全省平均增速。
“十二五”以来累计整合中央基建资金等各类资金33.35亿元;安排陕南循环发展、移民搬迁和重点镇资金130亿元;累计安排陕南三市93亿元国家生态补偿资金;陕南各市拿出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的20%用于弥补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
“陕南是生态保护的典型地区,这决定了陕南应成为国家‘生态保护补偿’的核心地区。”陕西省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李永宁说,只有照顾到群众的利益,才能充分调动社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从而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为秦岭保护提供持久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