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软件城、创业一条街、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一条街,构建起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一城三街”成海淀自主创新引擎

13.01.2015  17:08

  一条200余米的步行街吸引了近4000个创业团队,一座不到3平方公里的园区,却创造了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60%以上的产值……围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海淀区正在着力推进“一城三街”建设。中关村软件城、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科技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一条街,已成为海淀区自主创新的引擎。

  “一城三街”中的“”,即中关村软件城,以上地地区为核心,规划总面积31.3平方公里。软件城前身是中关村软件园,2.6平方公里的地界里聚集了277家软件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每平方公里年产值达到466亿元。与惊人的产出相对应,中关村软件园每万元GDP的能耗仅为0.0087吨标准煤,是北京市平均值的1.5%。

  从中关村软件园到今后的中关村软件城,海淀区将对现有产业空间进行拓展。海淀区副区长孟景伟介绍,中关村软件园经过产业调整和二期建设,已新增产业空间25.3万平方米,随着三期选址工作的完成,未来还将新增近百公顷的产业用地。软件城内,一批重点项目也在加紧建设。小米科技园、中关村移动智能创新服务园等项目已完成拆迁,中关村西三旗软件园已进入规划程序。

  “一城”之外的“三街”,最广为人知的是在海淀图书城步行街基础上建设的“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针对原街区空间产权散、碎、小的状况,海淀区通过持续的回租、回购等方式,整合空间资源,累计腾退面积2.4万平方米,吸引创业服务机构入驻,成为全国首个以创业为主题的特色街区。自去年6月份这条创业大街开街以来,已聚集21家新型创业机构,聚集天使投资人和投资机构超过2000个,吸引创业团队总数近4000个,已有123个团队获得融资,平均融资额500万元。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业大街迸发出了惊人的活力。”孟景伟说,目前,创业大街已形成了涵盖早期办公、投融资服务、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等服务在内的创业生态体系,成为创业者的乐土。今年,海淀区将继续加大中关村创业大街的空间腾退力度,再引入5家以上创业服务机构。

  如果说创业大街解决的是创业团队的孵化问题,那么“科技金融一条街”解决的则是企业成长中的融资难题。这条街以海淀中街为纵轴线,丹棱街为横轴线。以这条街为核心,海淀区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2300余家,以“文化创意企业中小微银保共担信用贷款”为代表的创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全区创投引导基金总规模已超过86亿元,基本形成了对科技企业自初创期、成长期到并购期的完整支持链条。下一步,这条街将建设成为全国创新资本中心、要素市场中心和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相去不远的“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一条街”,则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这条街由一纵一横两条轴线的沿线区域构成,纵轴线为西土城路至学院路一线,横轴线为知春路至海淀南路一线。这两条轴线上分布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等机构,吸引了知识产权代理、专利运营等10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驻。以这条街为依托,去年海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1367亿元,同比增长达到9.5%。今年,这条街将增加至少5家国际知名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据了解,截至目前,入驻海淀的高科技企业总数已达1.2万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200余家,占北京市一半以上,约占全国1/10;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达1.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