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创新与中国新经济合作”讲座在新闻学院举行
5月10日上午,2017年“中国发展研究与媒体交流”系列讲座之“一带一路创新与中国新经济合作”在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举行,此次讲座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清华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赵可金担任主讲人,来自非洲、南亚、东南亚41个国家的48名记者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对赵可金教授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并强调了其在“一带一路”问题上的研究和成果。
赵可金教授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解释了“一带一路”的含义。他认为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更开放的环境中寻求发展的选择。在美国采取TPP、TTIP、TISE等方式来推动开放性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也在努力建构其他体制以寻求新经济合作和发展开放性经济。赵可金教授强调,“一带一路”在各国各地区的实践版本会是多样的,中国的需要与当地的需要结合并创造性地发展合作模式,形成各有特色的“一带一路”版本,中国是倡议国家,但中国也无法操控“一带一路”的合作实践,沿线国家也不能独立操控,“一带一路”建设必然是双方合作的结果。
为了让记者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问题,赵可金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从顶层设计到国际共识》报告。报告建议中国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经验,筹建“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组织(OBOR),建议中方充分发挥“主场外交”的优势,主动与参会的各国政府做好沟通联络工作,更好地整合各国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赵可金教授对“一带一路”的意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一种新的经济合作框架,它一方面是中国的顶层战略设计,另一方面也连接着全球的经济发展,是联系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这一新经济合作形式将更好地实现参与国之间政策协调、基础设施、贸易通道、金融网络、人文交流的互联互通,有助于共建产业工业园区和投资平台,将促进国家间的互利共赢达到一个新高度。
讲座的下半场,赵可金教授阐释了中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发展战略重心的重新定义,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东西部经济发展失衡,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等等,中国需要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来打破这些问题对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阻碍。他提到,在“一带一路”的愿景规划中,内陆地区扮演着十分特殊的角色。在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文件中,将内陆地区确定为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战略将依托内陆地区城市群建设,推动内陆地区城市群自身的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有助于打通走向连接东中西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战略大通道,带动广大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讲座最后,记者们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踊跃提问。利比里亚《非洲首页报》副主编Alpha Daffe Senkpeni称,据他了解只有一部分的非洲东部国家加入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中,非洲的中西部国家如何真正参与进来。赵可金教授表示“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可以参与到合作中。但中国和非洲国家有着其他许多项目的合作,非洲国家加入到“一带一路”框架当中并非是完全必要的。
马尔代夫阿瓦斯网(Avas Online)的记者Aminath Ibrahim则问到像马尔代夫这种小型经济体能从“一带一路”计划中能获得什么,以及中国为什么会有兴趣投资这些没有庞大经济体量的国家,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回报。赵可金教授回答称,中国的对外投资不总是追逐经济利益,也不总是关注经济回报或者战略意义,而是为了深化共识、构筑和维护好睦邻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