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分检打造检察官实名微博普法
三年前,我在腾讯网开设了名为“检察官赵鹏”的个人实名微博。三年来,我受到过表扬,得到过肯定,但也遇到过质疑,遭受过非议。不过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这不仅因为微博给我带来了荣誉和肯定,更是因为它让我充分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检察官与众不同的社会责任感与人生意义。
开实名微博最初是市院的倡导。当时有一个形象地比喻:“如果你的微博粉丝超过三百,你就好像有一本内刊;超过一万是本杂志;达到十万就是都市报;超过一百万是全国报纸;超过一千万就是电视台;超过一亿你等于拥有了CCTV。”这段话让我对微博有了最初的兴趣,因为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向社会大众展示一个健康检察官的形象,传播法制和检察正能量。本着这个目标,我的微博以微案例和微普法为主要内容。
微案例的做法源自一次偶然发现。那天把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编成了简短的案例发上去,很快就有几个人发表意见,我就和他们讨论,没想到越说人越多,一小时之内竟然引起了二三百人的发言。我才意识到,你想关注别人的同时,别人也想关注你,当网民认识到一个检察官可以在业余时间和他们聊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时,关系就能拉近。
此后,市院领导指导我定期发布“微案例”,并要求我在讨论过程中加大释法说理内容。在一分院领导的支持下,我把工作中遇到的很多争议问题提炼出来改编成140字的案例,定期发到微博上,在和网民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提示关键问题,适时亮出法律规定,分析法理依据,最后公布处理结果。网民在参与讨论之后往往会认同检察机关的处理意见。
除微案例之外,我还会把重要的法律知识制作成精美的图片,发布到微博上去。也起到了很好的法制宣传效果。
截止到今天,我已经在微博上发布微案例80余个,发布微普法图片20余张,每一个案例、每一张图片都能引起几百人的发言讨论或收藏,都能被阅读八万次以上;现在,在我院统一部署下,由20多名检察官组成的检察官个人实名微博工作群也开始在自己的实名微博上发布其他类型的微案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微案例”让我的微博粉丝数直线攀升,直接结果就是在微博上向我求助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往往通过私信向我求助,所求助的问题多种多样,有的是询问法律问题,有的是状告他人违法犯罪,更多的是家庭贫困却又陷入官司中的网民们向我寻求诉讼上的帮助。起初,对这些求助,我都会一一答复。但随着问题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问题涉及民事法律知识,我很难给出准确的答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决定由专门从事民事工作的检察官在他们的个人实名微博中回答这些问题。
现在,我每天打开微博,都能收到20封以上的私信,我会将其中涉及其他领域的求助问题转交给我院微博工作群中的其他检察官。三年下来,我们共接受求助422件,其中超过一半的求助经网民反馈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微博工作中有一件事情我印象最深刻。曾经有个人通过微博告诉我他有个朋友在锦州参与了团伙盗窃,他问我可能会判多少年。我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判断他所说的朋友就是他自己,于是就改用私信与他联系,几乎每天发一封信告诉他逃匿的悲惨结果以及自首、揭发同案、积极赔偿的益处,鼓励他勇敢接受惩罚,树立生活的信心。两周后的一天他查到我的办公电话并找到了我,告诉我他愿意自首,但坚持要求由我带他走进公安局。最后他说到北京后再给我打电话,随后即挂断。
此后半年内,我没有再收到他的消息,我一度认为他逃了。直到今去年八月,我才又接到了他的电话。原来他在长途车站准备买来京车票时被抓获了。因为不知道自首途中被抓获也可以认定自首,所以没有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但他还是按我的建议协助抓获了同案并积极赔偿损失,被法院从轻判处。给我打电话时,他刚刚走出看守所。现在,他在当地做送水工,经常给我写信。
转眼三年过去,我在微博上发出了近4000条广播,吸引了近16万名听众,广播累计被阅读量超过5000万次。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十佳检察官影响力微博”称号,并被全国30余家媒体报道,其中检察日报曾头版头条予以报道。微博工作先后获得市院、高检院相关领导的批示与肯定,其中高检院政治部领导的批示是:“难能可贵的青年,时代意识及责任意识值得总结推广。”去年,我代表北京市检察机关向中央政法委汇报个人实名微博工作,得到了中央政法委领导的好评。更重要的是,一分院以我的微博工作为标本,建立了20余人的检察官个人实名微博工作群,定期培训,设定任务并提供各种保障。我这支稳定的队伍在利用微博这一新媒体宣传法制、传播检察文化的过程中,也承担起了检察官与众不同的社会责任。所以,检察官个人实名微博,必将是我们未来的坚持!(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一处副处长赵鹏 )
原标题:北京一分检打造检察官实名微博普法
稿源:光明网
作者: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