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米伦世纪新书品读会在京举行
光明网北京1月13日电(李苑)日前,201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之际,“对接国际 对话经典——麦克米伦世纪新书品读会”在皇家大饭店隆重举行。
中国版协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拥军,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黎隆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总经理张秋林等嘉宾到场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麦克米伦世纪童书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
麦克米伦世纪总经理唐明霞介绍了公司的出版情况。她深有感触地说:“从品种的确定到每种书的制作,都是一个艰苦而又充满乐趣的过程。”真诚的付出总会有回报:《不老泉》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 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不老泉》《时代广场的蟋蟀》《凯迪克奖平装图画书系列》《黎明》入选《人民日报》“100 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图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专门为小朋友写的《给孩子们的故事》入选《中国教育报》“教师推荐给孩子的十大童书”榜单;《大熊有个故事要说》、《格林爷爷的花园》在《父母必读》杂志社和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共同推出的“2014 年度优秀童书排行榜”中分列第一名和第四 名。
品读会分新书推介和嘉宾对话两个环节进行。推介环节,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和梅子涵教授分别介绍了麦克米伦图画书和“不老泉文库”。阿甲说:“在美国童书出版史上,麦克米伦童书在经典性与现代性上颇有贡献,既有一批非常经典的作品,也有不断创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童书。” 提起麦克米伦图画书作家,从“漫画大王”威廉·史塔克到创作新秀艾米莉·格雷维特,阿甲如数家珍,当说到四届凯迪克大奖得主尤里·舒利瓦茨时,阿甲现场吟唱柳宗元的《渔歌调》,展现了尤里代表作《黎明》的创作源头和浓浓诗意。
梅子涵则用充满诗意的“梅”式语言介绍了“不老泉文库”,并着重讲述了《时代广场的蟋蟀》的系列故事。他将时隔十年再读这本书的新感受传递给了现场的听众,认为经典的童书是会和读者一起长大的。梅子涵深情地说道:“世界上没有不老泉,可以让我们喝一口就不死。但是世界上优秀的书是不老泉,我们读着喝着,我们的年轻,我们的天真,我们的诗意蓬勃,和不读这些书的人是不一样。”据悉,“不老泉文库”现已出版29册,其中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品《当扎卡里来到镇上》、纽伯瑞奖作品《贝拉的儿子》等不少书都是国内首次出版。
围绕“零时差·YA”进行对话环节由这套书系的策划人魏钢强主持,邀请的嘉宾有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闫晶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三位著名文学批评家,有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汤素兰和江西省作协副主席彭学军两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还有工作在语文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严寅贤。13-17岁的青少年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零时差·YA”书系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汤素兰指出,“零时差·YA”不像儿童文学图书“彩乌鸦”那样可以“一口气读完”,但同样非常值得阅读。她希望这套书能重新唤回那些青少年的读者,并期待青少年文学的再一次繁荣。李敬泽充分肯定这套书的出版价值,他说:13-17岁,我们叫它后儿童时代,或前成人时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临着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特定的问题,而“零时差·YA”反映了这些问题或能引起这个年龄段的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引进这套书更重要的是由此启发和带动国内青少年文学的成长和发展。阎晶明、白烨、彭学军也都谈各自的阅读感受。白烨说读过之后感觉很新奇,确实好看,真实、智慧、有趣味。彭学军强调,目前青春文学不乏好的故事和语言,可作品中很难读到关于生命、人生、成长、童心、故乡等的情怀,“零时差·YA”书系为我们提供了有情怀的作品范例。阎晶明特别说到自己前几天接待了一个外国访团,里面有一位儿童文学老作家,餐桌上聊起来,才知道他就是YA作家,专门针对13-17岁读者的,可见YA是西方文学界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严寅贤老师介绍了中学生阅读现状,称赞这套书“填补了中国一代人的阅读空白”。
魏钢强最后说:YA文学只是一个年龄段文学,它有优秀的,也有平庸的,这就需要我们引进时认真选择,把最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国内读者。这套书叫“零时差”,在当今世界,出版零时差、阅读零时差都容易实现;真正难做到的是代际沟通的“零时差”——让文学图书的创作出版真正满足当下青少年的阅读需要。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了这个需求。
邬书林特别写下了一段话表达他对YA(Young Adult)和YA书系的理解:“年青人但思想精神是成熟的。这套书的目的是让13-17岁的年青人通过阅读成为思想和文化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