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基地的清华人
——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
记者 钱锡康 邢振华 冯伟萍
时间追溯到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上空的一声巨响,一朵蘑菇云高高升起,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掌握了原子弹尖端技术,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参加这项研制工作的所有人欢呼雀跃,泪流满面,这一天他们终身难忘!在这群人中,包括百余名清华毕业生及教师,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
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他还说:“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是的,我们要记住那个年代,更应记住那个年代的那些人!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5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清华部分离退休干部、工物系及校友会的同志专赴马兰基地参观访问,探寻曾在这片戈壁荒漠中洒下汗水和热血、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清华人的足迹。
马兰印象
下了飞机,坐上开往基地的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前行,除了四周寸草不生的大山,就是一望无垠的盐碱地,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大漠荒凉、人烟稀少。然而向窗外远眺,却能看见连绵的雪山时隐时现,风吹扬起的雾气为美丽的雪山增添了一些神秘与浪漫。雪山映衬着碧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更烘托出这片土地的辽阔无边、深邃广袤。
车行5个多小时后,一片绿洲突然映入眼前,基地的同志介绍说,绿洲环抱的地方就是马兰基地。挺拔高大的白杨树高耸入云,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望不到尽头!离基地越来越近了,大门上清秀隽永的“马兰”两个字映入我们的眼帘。之所以叫马兰,据说是因为第一支部队来到这里时,看到此地虽然渺无人烟,却盛开着美丽的马兰花,于是取名“马兰”。
马兰基地于1958年开始兴建,它是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也是中国核武器的摇篮。到1996年9月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为止,基地成功地进行了45次核试验,仅为美国的4%,投资远低于美国,核武器研制却达到了预定目标。
当我们站在最后一次核爆炸的爆心时,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核爆炸所引起的大地巨大的颤动;当我们驱车几个小时,经过一路风尘和颠簸,只为看望哨所的几位官兵时,我们真实地体会到,正是因为他们默默的值守,才有我们现在的安定和幸福;当我们以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时,我们真想对烈士的亲人们说,放心吧,他们在这儿一切都好!大山脚下、绿荫环抱,祖国没有忘记他们,马兰人更不会忘记他们!
如今的马兰基地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戈壁滩上的一处“世外桃源”——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小城市。学校、医院、礼堂、广场、公园样样俱全,还有官兵自己的菜地、果园……这是几代基地建设者们艰苦创业的成果。马兰基地门口有一句醒目的标语——“祖国在我心中”,这是马兰精神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几代马兰人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强大精神来源和动力支撑!
基地清华人
清华大学为我国核工业的创建和核武器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马兰基地输送了大批人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地初创时期,作为技术骨干调入的清华校友有孙瑞蕃(1943,西南联大,航空)、董寿莘(1940,航空,已故)、陆祖荫(1946,物理,已故);建国后毕业的有钱绍钧(1951~1952,物理)、黄豹(1959,电机,已故)、倪源兴(1961,工物,已故)、孟雅(1960,无线电)、金咸安(1961,力学数学)、刘镇球(1961,动力机械)等。
1963年是基地大规模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的第一年,当年输送到基地的清华毕业生有陈达、孙亚今、房士良(以上为工物系),袁光钰、徐继彰、徐进(以上为工物系调入工化系),龙首谌、顾庆中(自控),贺成功(无线电)等17人。1964年这一届基地接收的清华毕业生则有30多人。
两弹的研制成功,清华老一辈科学家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国家授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就核试验基地而言,据查证,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期间,在试验现场的就有5位“两弹一星”功勋校友,他们是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朱光亚和郭永怀。据校友提供的资料,参加试验现场工作和实验室任务的至少有30位校友,他们绝大部分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毕业生。
50多年来,先后在核试验基地工作过的清华校友有200余人,其中很多成为基地领导和技术骨干。清华校友曾担任基地三任司令员、两位副总工程师、六任研究所所长,有3位校友被遴选为两院院士,13位校友晋升为将军。
根据基地最新提供的数据,现仍在基地工作的清华校友有77位,他们都是20世纪八十年代后陆续到基地工作的。其中有36位博士,他们半数以上毕业于工物系,其他校友毕业于物理、电子、航空、精仪、电机、自动化、化学、化工、计算机、环境等院系。还有19位正在职攻读清华研究生。
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前赴后继,在基地奉献青春、建功立业,他们必将为新中国这一伟大事业打上清华人深深的烙印。
2001年朱凤蓉校友在清华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一段发言也许能全面总结基地清华人的工作状况和所思所想,她说:“近40年来,先后有100多名清华学子在核试验基地工作。在那里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艰苦奋斗,什么叫无私奉献。我们是从清华毕业的极其普通的学生,仅仅是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精神传承
马兰基地的清华人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他们“理工结合,又红又专”,受到基地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赞扬,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他们中的代表有:
▲理论知识过硬的大专家叶立润
叶立润 1952年~1955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学习,1955年9月调往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1956年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工物系工作,在实验核物理教研组任教。20世纪60年代初,核试验基地急需人才,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各高校大力支援。在基地工作的清华毕业生推荐了叶立润,说他课讲得好,理论功底扎实。1965年叶立润奉命调往核基地,基地非常重视这位理论扎实、功底深厚的专家,委以重任,先后任研究所所长、基地科技委主任。叶立润在基地参加了40多次核试验,均圆满完成任务。
▲最早参加核试验的清华人之一倪源兴
倪源兴 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毕业后就到了核试验基地,是我国最早参加核试验的科技工作者之一。1964年参加我国首次核试验,先后参加30多次核试验,在核爆炸辐射场参数测量和近区物理测量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每次试验,他都要钻进酸气弥漫、严重缺氧的地洞中调试设备,在“猫耳洞”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每次试验都要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捕捉数以万计的数据。他所领导的第二研究室被中央军委授予“勇攀科技高峰研究室”荣誉称号。
▲"采摘”第一朵蘑菇云的清华人陈达
陈达 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在校时学业优良,毕业分配时不顾家人反对和旁人劝说,毅然选择了核基地,在那里一干就是30年。刚来基地,他便有幸投入到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中,他所在的研究室负责采集核爆炸蘑菇云中烟云生成的微粒样品,进行分析研究。捕捉足够的烟云微粒是一大难题,经过日夜攻坚,他们终于设计出了一套采样方案。取样前的准备工作是在1964年夏季进行的,艰辛程度难以想象。42度的气温,72度的地表温度,热浪滚滚,没有人烟、没有房舍、没有绿树和鲜花,有的只是孔雀河的苦咸水,令人窒息的高温和风沙。即便这样,陈达与参加采样的科技人员仍然豪情不减,克服各种困难,在核试验顺利进行时,超额十倍完成了取样任务。
▲承前启后的清华人王副总工
王副总工 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物系,毕业后怀揣着做一名战士的“最初的梦想”,自愿申请来到基地。基地虽然艰苦,但他赶上了大好时机,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受“文革”人才断档影响、基地迫切需要用人的时候,也是国家某项重大科研试验的关键时刻。为了帮助他尽快熟悉业务,基地核技术专家、清华校友黄豹亲自担任他的研究生导师。清华五年的培养,使得他既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经验。他参加了1982年以后的一系列核试验以及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经过工作的历练,虚心好学的他迅速成长,脱颖而出,现任基地副总工程师。
▲接过接力棒、勇挑重担的清华人唐红专
唐红专 2001年毕业于清华工物系(定向生),2006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基地研究所做信号数据处理工作。工作几年后,他感觉自己负责的项目遇到瓶颈,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当他听说基地需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人时,便主动申请到基地工作,毅然放弃北京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新疆。他认为清华培养了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些都为他后来从事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他们都是极其普通的清华人,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基地的“马兰文化”,那就是“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
我们坚信,为保卫祖国安全、保卫世界和平,肯定会有更多高层次的清华学子投身国防战线,为祖国核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转自《新清华》 2014-10-17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