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陈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现实的眼睛

19.03.2017  11:12

回顾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历程可以发现,科学实践观和现实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里程碑。面向现实的问题意识,对现实中的人及其活动的关切,使马克思摆脱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哲学,成为坚定的“实践唯物主义者”,马克思哲学登上了“改变世界”的舞台。这一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思想路径,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生动写照。

当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的关注。首先,要树立自觉的问题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关注和回答这些问题,必然会失去话语权和解释力。当年马克思批评德国哲学体系“就像一个巫师,煞有介事地念着咒语,谁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么”,这从侧面告诫我们要端正学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要克服“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等不良风气,这道出了问题的实质。“接地气”、“讲通俗话”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起码的要求。

其次,要实现主体的现实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现实的关键。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凸显了作为主体的人与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把人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深刻理解人。坚持主体的现实化要求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永恒目标。马克思主义诞生于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时代。当剥削成为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当“异化”成为工人阶级无法克服的问题,消灭阶级、废除剥削,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便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解放问题的求索一刻不曾停止,不管是寻求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还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说到底都是寻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最后,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现实的方法论原则和基本规律。掌握科学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现实的重要手段。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特质。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当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最为重要,它既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又蕴藏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逻辑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面向现实,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必须防止三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只强调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作用,忽视理论对实践的能动性。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没有错,但实践的过程、结果也始终离不开理论的审视。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体现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统一。第二种倾向是固守表述理论的特定话语,忽视活生生的实践内容。马克思主义既是发展的,又是开放的。墨守教条和自我封闭,结果只能是破坏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第三种倾向是满足于沉浸在“理论王国”,不愿、不敢和不能面对生动的实践。列宁曾引用歌德《浮士德》中的诗句“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来说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道理,生动地诠释了理论需要面向现实的追求。理论不应当是灰色的,理论的“常青树”需要现实的滋养。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关注现实的眼睛。

原文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陈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现实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