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我的内地求学故事”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6月16日下午,“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我的内地求学故事”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内地高校的获奖学生和老师代表参加活动。本次征文活动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旨在充分展示在内地求学的香港学生群体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征文活动由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办,北京市港澳台侨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承办。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出席仪式并致辞,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刘锦、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交流司司长钱益兵,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教科部副巡视员张总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助理主任黄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黄侃,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北京市港澳台侨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伊志宏等嘉宾出席仪式。
田学军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内地与香港的教育合作成果丰硕,两地学生的交流规模空前,反映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教育事业发展和香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反映了两地教育不可阻挡的融合发展大势。征文活动展现了在内地求学的香港学子良好精神风貌,展现了两地青年人之间心灵相通,展现了内地和香港教育合作良好势头。他寄语香港同学,秉持爱国爱港的正气,自觉做“一国两制”方针的践行者,做特区《基本法》的遵守者,做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的维护者;秉持勤学苦读的锐气,在大学期间打好学科、专业基础,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拓宽眼界、拓展思路;秉持开放包容的大气,对世界、对国家、对社会、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要用辩证、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
靳诺书记表示,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面向内地高校组织开展了“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我的内地求学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活动主题鲜明、参与学校众多、投稿积极踊跃,充分展现出在内地求学香港学子和校友们的青春风貌和家国情怀。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在校港澳台学生培养工作,针对港澳台学生的特点,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方针和举措,帮助港澳台同学了解祖国的国情,适应在内地的学习生活。此次征文活动是内地高校之间一次宝贵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将在教育部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为做好香港学生在内地学习培养工作,不断促进内地对港教育交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随后,刘锦主任宣读获奖名单。本次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47所高校的1082篇投稿,最终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32篇、三等奖62篇,10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奖。
与会嘉宾为获奖同学及高校代表颁奖。
征文获奖代表南京大学本科生许丽川、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子树、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徐晶分别围绕“我的内地求学故事”进行了主题分享。
征文活动评审委员会顾问、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齐鹏飞教授,评审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副主任金永兵教授分别对征文稿件进行了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齐鹏飞教授作点评)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金永兵教授作点评)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结合自身对香港学生在内地求学的感受与在场师生进行交流。
本次活动还为与会领导嘉宾和获奖师生赠送了本次征文活动获奖作品小辑《紫荆花开的声音》和主题明信片,会场外设置获奖作品展,为参与本次活动的师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中国人民大学积极组织香港学生及校友参与本次征文活动,最终共有七篇征文获奖,其中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三篇,三等奖三篇,在参与本次活动的高校中获奖文章数量位列第一。同时,学校还获得本次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我的内地求学故事”主题征文活动自2017年3月中旬正式启动,历时三个月。在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的领导下,学校港澳台办公室先后完成活动整体方案设计、征文收集整理、评审工作组织协调、获奖作品集编辑设计、颁奖仪式策划筹备等工作。
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对香港地区教育交流工作具有鲜明特色。学校高度重视与香港地区教育交流工作,目前已与六所香港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与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开展教育部对港交流“万人计划”项目,并连续11年承办“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生内地暑期实习班”。与此同时,人民大学在“一国两制”及香港问题研究方面拥有雄厚的学科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学校充分发挥在港澳问题研究方面的领军作用,成立了台港澳研究中心,是全国最早开始港澳问题综合研究的院校,为提升香港问题研究水平、为国家提供港澳问题政策咨询建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学校法学院长期深度参与港澳基本法立法工作和港澳法律人才培养工作,出版近十部有关基本法的著作,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专门开设“香港基本法导论”等课程,并通过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开办的法律硕士学位课程,为香港培养了一大批拥护“一国两制”、了解内地法律的爱国爱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