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园区的奥运奇缘
从来没有一个企业像首钢这样,与奥运结下如此深厚的不解之缘。
十多年前,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了还首都一片蓝天,首钢毅然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搬迁;十年之后,奥林匹克再一次选择了北京,冬奥组委选择了首钢,率先进驻首钢园区,首钢和奥运的情缘被浓墨重彩地续写。
从夏奥到冬奥,时光变迁,首钢期盼奥运、参与奥运的热忱从未消退,服务奥运的努力从未间断。从火到冰,首钢正肩负起全新的历史使命,助力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从服务夏奥到冬奥主场:
奥运推动首钢园复兴
2010年12月19日,位于石景山的首钢老厂区最后一座高炉三号炉停产。首钢在那一刻突然静下来了,钢花四溅、钢水奔流的场景留在了记忆中。
时间轴再向前拨动5年。越来越近的奥运会,为首钢转换轨道扳下了道岔。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逐步关停石景山厂区钢铁产能。就在两天后,第一炼钢厂熊熊燃烧了近半个世纪的炉火缓缓熄灭。
“为了北京奥运会的蓝天,为了企业的未来,我们支持!”面对搬迁的决定,老首钢人虽有不舍,但都表示理解。
奥运的种子,那时起种在了首钢员工的心田。“一切为了奥运,首钢与奥运同行”,员工们喊出这句口号,内心百感交集,但信念坚定。
一边忙着为搬迁做准备,一边还要高质量完成奥运项目。“鸟巢”、奥运主火炬塔等令世人惊艳的奥运奇观,都少不了首钢的参与。
停产后,首钢这位共和国“钢铁巨人”逐渐淡出北京市民的视野。老厂区告别了往日的喧嚣,高耸的烟囱和高炉诉说着这片土地过往的辉煌。
2016年,位于老厂区的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首次向媒体开放,沉寂多年的园区悄然苏醒,以“双奥”身份再次让世界瞩目!
曾经火花四溅的钢铁园,为何成了冰雪冬奥的新地标?
“既是冬奥选择了首钢,也是首钢选择了冬奥!”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晓明说。北京奥运会后,首钢厂区日渐冷清,由昔日人声鼎沸到门可罗雀,十里钢城一片沉寂。冬奥组委的进驻,带动了园区的复苏,冬奥的到来唤回了久违的热闹人气儿,老厂区正式启动了激动人心的城市复兴。
付晓明用一句话形容首钢和奥运的缘分——“夏奥休眠了一座城,冬奥又唤醒了这座城”。北京2022冬奥会,已成为首钢老厂区涅槃重生的历史机遇。
从钢铁工人到服务人员:
工业遗存中谱写人生新篇章
“这儿以前真的是炼铁厂原料基地?”首钢园西北侧,最先改造建成的西十冬奥广场总能让来参观的观众眼前一亮。
“没错,这里曾是存放炼铁原料的西十筒仓,现在变身现代化创意办公空间,是冬奥组委的办公地。”讲解员姜金玉微笑回应,字正腔圆。
工业遗存和现代元素,在这里完美融合:钢筋混凝土圆筒被镂空雕刻出圆孔等图案,便于建筑物取光;周围转运站、料仓等建筑物外墙保留了原始风貌;架设在空中的皮带通廊在空中勾勒出硬朗的线条……光纤照明、光伏发电、雨水收集等绿色科技工艺,全都用在了这处先行试点改造的区域。
首钢停产前,姜金玉曾是一名天车司机,每天窝在30米高的驾驶室内,操控着手柄作业,“就像抓娃娃机一样”。再次择业时,她舍不得离开首钢,选择了留守,偶然的机会成为3号高炉的讲解员。之前每天都冲着机器,一天说不上几句话,现在得随时和观众交流,这样的转变让她很不适应。
真正改变她的还是冬奥会。2016年4月,姜金玉正式成为园区服务公司冬奥物业事业部讲解员。所有的解说词都由自己来写,为了保证每字每句都有根据,她一有空就泡在首钢档案馆里查资料,还学会了上网,恶补冬奥知识;在家洗碗时她也亮开嗓子背词儿,拉来家人当第一拨听众。练得多了,最开始解说时的紧张情绪慢慢有了好转。
作为亲身经历首钢转型的职工,姜金玉解说时带着真情实感,观众提的各种问题都能流利解答,成了“问不倒的讲解员”。“能亲眼看见首钢园每天的变化,还能亲身参与服务冬奥,多幸福啊!”对于首钢和冬奥,她的内心充满感恩。
在园区服务公司,共有百余名首钢职工现如今成功转型冬奥保障服务人员,在制冰扫冰、场地维护、安保物业等新岗位上再出发。奥运圣火的到来,改变了这批首钢工人原本的人生轨迹,新一页的人生篇章多了些许不一样的憧憬。
从老旧厂房到一流场馆:
成就世界冠军的冰上“福地”
初春的午后,北京的天气已经燥热起来了,但走进首钢冬训中心冰壶训练馆,立刻置身于一个清凉世界,国家队的队员们正在冰场上分组对抗。
这里曾是储存煤的精煤车间,是运煤列车可以轻松开进的一座300米长的偌大厂房。首建投公司冬训中心项目经理曹雷介绍,与冬奥结缘后,首钢将工业遗存改造成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冬季运动训练场馆,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四块冰”。
镜面一样的冰场上,花样滑冰运动员轻盈地掠过。“这里是条件最好服务也最好的场馆!”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赵宏博的这句评语,是对首钢冬训中心花滑馆的最高评价。去年6月起,中国花样滑冰队、短道速滑和冰壶队先后搬进了“新家”。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更是称这里为“福地”——他在这里训练后三夺世界冠军。
一街之隔的冰球馆,近日顺利通过了“国际大考”,举办了建成后的首场国际大赛——2019女子冰球世锦赛。高规格的场馆设施很难让人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原首钢运煤车站的调度室厂房。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座专业级、赛事级、国际级、奥运级的冰球馆。”首钢园运动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晓民介绍,这块冰场能快速切换为篮球场或其他冰上项目场地,还可承接大型文化演出活动。
石景山脚下,四个冷却塔前,滑雪大跳台工地是一片火热建设的场景,大跳台将在年底建成,成为北京冬奥会唯一位于市区的雪上项目举办地,也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地。工业风的“幕布”前,很快将上演“雪上飞”的动人景象。
“如果你对城市更新感兴趣,请看看这个堪称典范的首钢园区。”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眼中,首钢园成为了一个“令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的范例。
去年6月,首钢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工业风貌与奥运元素完美结合的首钢园区,正书写着奥运推动城市发展、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以及老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动答卷。(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潘福达)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