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李一衡院长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 探讨新常态下的机遇与风险

25.03.2015  00:49

3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与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主办的第21期大金融思想沙龙在文化大厦举行。IMI学术委员、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院长李一衡担任此次沙龙的主讲嘉宾,并发表了以“新常态下的机遇与风险”为主题的学术演讲。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魏本华,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宋玮担任点评嘉宾。沙龙由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主持。

李一衡院长首先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下形势进行了评述。他指出,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呈现复苏,其货币政策的“常态化”也需协同进行以降低资本边际回报的不确定性;同时,在欧洲国家间的生产率差异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欧洲新一轮QE的具体成效尚待检验;新兴市场国家在增长预期延续的同时,也面临着增长疲劳、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压力。

李一衡院长表示,从市场资源循环的角度看,当前世界经济继续从危机中复苏的关键在于走出新兴经济体劳动力供给不充分的困境、打破人力资源供给端与产品需求端的错配僵局。为此,发展中国家应加快进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运用市场本身之力强化监管,并发挥金融系统的辅助作用、积极就业政策的促进作用,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在谈及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时,李一衡院长指出,中国已充分具备支撑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经济基本面条件。人民币已在区域货币清算支付体系的建立方面扎实推进;人民币流动性在香港离岸市场扩张迅速,但需求端仍受到相关资本收益与投资渠道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作为世界性的支付货币,未来的体量增长可能会面临特定上限的约束;而在交易清算中有选择性地加入一些亚洲货币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很好补充。

最后,李一衡院长回到全球经济层面,将国际货币体系形容为“美元、欧元、人民币”构成的“三极体系”及“交易清算、价值贮藏”两个维度。此外,他还十分看好中韩两国通过自贸区强化经济合作的“双赢”前景。韩国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获得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的渠道,并进一步通过亚洲市场重返GVC(全球价值链)。对于中国而言,可以利用韩国的比较优势,向价值链的更高层迈进,在全球市场占有更多主导权。

李一衡院长的演讲以其全面的内容涵盖、清晰的逻辑结构获得了嘉宾们的一致好评。双方还就美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市场化规范的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于2014年7月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就双方合作的框架与机制达成共识。此次大金融思想沙龙亦是双方学术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与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双周学术沙龙,由原大金融思想沙龙与IMI双周论坛合并而成。沙龙通过“主题演讲+专家点评”的模式,对国内外货币金融领域的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期紧跟国际前沿、拓宽理论视野、深化研究协作,为推动“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中国人民大学陈雨露校长在《大金融论纲》中系统论证了“大金融”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思想,为全面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大金融”体系框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