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核销希望减免税费
06.11.2014 16:09
本文来源: 地方税务局
补提拨备损害银行利润增长
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提出要降低中小微和三农的融资成本,但南都记者前期调查发现,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没有因此下降。(详见南都10月22日《央行放水效用未显:广东小微贷成本基本没降》)
对于融资成本没有跟着政策指挥棒往下走,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徐北对南都记者表示,央行尽管已经“放水”但银行的水龙头迟迟没有松开,主要原因在于担心不良攀升,对于业绩带来的隐患。而当前实际上银监会的监管机构对于不良的容忍度实施上并不高。
事实上,不良双升已经在影响银行的业绩。南都记者统计,上市银行三季报发现,上市银行不良率环比增加了7个BP到1.12%,呈现加速上行的趋势。平安证券银行板块团队分析认为,若加回核销及处置不良,估算三季度不良净生成率年化达到80BP,与二季度持平,比去年三季度同期翻了一倍,并预计不良上行仍是行业趋势。
“银行在大幅增加核销处置不良以控制表内资产质量的情况下需要补提拨备,这已经对净利润构成负面影响。”有券商银行板块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而据平安证券测算,计提的拨备已经对三季度银行的利润损失增加负面贡献7.5个百分点。
银行希望核销有税费减免
而根据4日媒体报道,有关部门正在起草金融企业贷款减免办法,这项政策的重点是加强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的坏账减免核销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打消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顾虑。
“不知道力度如何,如果只是放松核销的自主性,意义不大。”一家股份制银行广东分行资产保全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年初刚刚实施的《办法》已经进行了一轮放松,但银行在进行核销上成本仍较高。有城商行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办法》给予的自主核销标准不能作为税前列支核销的标准,而且国税总局制定的税前列支标准非常严格,并未给予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税前列支核销的优惠政策,因此在运用新办法时只能做到税后列支核销,即银行要在核销前按更高的基数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还得用以冲销呆账,如此可能造成银行账面损失更多。“如果政策上果真将就核销办法进行修订,应该在税收上给予一些调整,才能真正改变银行对于不良担忧而惜贷的局面。”上述城商行人士指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呆账管理,主要担心呆账核销下,银行国有资产流失,但从趋势上看,不断提高银行呆账核销的自主权是必然趋势。从税费上进行调整并非不可能,在目前管理层通过各种办法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情况下,这是一个方向。
本文来源: 地方税务局
06.11.2014 16:09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 并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
习近平致信祝贺
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强调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