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600亿元治理雾霾 钱花哪去了?

02.12.2015  14:17
  老马价值观,有腔调的财经杂谈。
  昨夜,我的一位朋友在微信里留言,“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天空的星星了,有想哭一场的冲动”。
  是的,星星,久违了。这些日子,北京遭遇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重污染天气已经持续四五天,部分监测站点出现超过900微克/立方米的极端峰值污染浓度。与此同时,中国大部分城市被雾霾包围,京津冀地区只不过是“重灾区”而已。
  于是乎,微信圈连续多日被雾霾占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清华校训被改装成雾霾的雾,呼吸的吸。老百姓用段子对付雾霾又显得多么无奈!
  出门行走,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戴上口罩,也忍不住在微信里发布了一条留言,“千与千寻,众里寻他千百度;见与不见,人生若只如初见。雾都里,看不见的人是我,最惦记的人是你”。我配发了一张雾霾图片,无法看清,唯有倾听。这时候,听听“经济之声”的广播应该是很好的选择吧?
  此时,雾霾下的广播,正上演着哭笑不得的人生。有司机打电话和主持人交流,都快哭了,说北京雾霾太大了,开车到交通灯下面才看见是红灯,都连闯了好几个红灯了。这可怎么办?主持人回复:别急,探头也看不见你。——这算是黑色幽默吗?
  还有听众给我留言,那天我开车从烟台赶回天津的半路上遇见超级大雾了,当我在高速公路上冒死奔波的时候,车里电台放的是那英的《雾里看花》……
  什么?雾里看花,这算是应时应景吗?注意交通安全啊,兄弟。
  这个事实也让人笑不出来,我们的大雾居然培养出一批“勇士”,再大的雾霾也挡不住回家的路。
  终于,盼望着,盼望着,冷空气来了,雾里看花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这是绝对的大好消息。冷空气从内蒙古不远千里而来,赶来京城救驾,届时雾霾将自西向东逐渐消散。消息传来,自是一片欢天喜地。你看,有些人高兴得要哭了。只是,我们治理雾霾,只能靠风“救场”,这岂非是更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实吗?
  “污水靠蒸发,雾霾靠风刮”,这个桥段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污染治理的尴尬。很多人忽然想起,对了,不是说,北京投入7600亿元治理雾霾吗?钱去哪了?如果钱花了,为什么雾霾如此之大?如果还没花,将来打算怎么花?雾霾让我们视线受阻,财政支出却不能不清不楚。
  2014年,北京市政府宣布,要投入7600亿元治理雾霾,而且表示“为了到2017年能够天蓝、水清、地绿,投资一万亿元都值得”。据说,还跟上级领导立了军令状,如果不能实现,如何如何;就在那前后,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也立下军令状称,三年让大气质量有所好转,五年有所改善,钢铁、水泥、玻璃,新增一吨产能,党政同责,就地免职,必须执行。
  如今,这7600亿元花在哪里?这军令状还算数吗?
  有网民晒出16年前(1999年3月9日)的一张《北京晚报》,头版头条,印着“绝不让污染的大气进入新世纪”。这样的报纸谁都可以一笑而过,地方政府不能一笑而过。“拍着胸脯打包票,时间到了没结果”,说不过去。
  最要紧的是,如果承诺不能兑现,军令状最多算“承诺白条”罢了,可是,7600亿真金白银,民众可不能坐视打了水漂,什么都没看着。
  当然,客观地说,治理雾霾并非政府一家的责任,雾霾之下,并没有特供的空气。我们看到,现实中,非法偷排者“向钱看”的观念还拖着“蓝天”的后腿。根据环境保护部最近通报,即便遭遇如此糟糕的天气,京津冀各地偷摸施工、道路扬尘等问题,仍有不同程度存在。更有甚者,为了弥补今年以来多次停工的损失,关闭了耗费成本的减排设施,开足马力生产,将废气直接排到大气之中。如此种种。
  此时,舆论普遍认为,光停留在保证书上、军令状上的治霾,不能把雾霾赶走,“等风来”也只是不得已的被动之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谈及APEC蓝所强调的,“北京的空气质量不能靠运气,而要靠人为”。
  7600亿元,这是决心,更是代价,必须到了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雾霾成了“试金石”,随时在检验这笔钱花得值得不值得。
(责任编辑:李婧)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