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生态金融智库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促进跨学科研究
11月25日晚,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暨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首家生态金融智库正式诞生。
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主持。德国前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霍斯特·克勒,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潘功胜,罗马俱乐部前秘书长、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马丁•李斯,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何巧女致开幕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指出,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是一个横跨环境学科和金融学科的智库机构。要使政策建议能够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金融杠杆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首先需要从逻辑上厘清生态与金融的价值联系,否则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无法深入下去,只能停留在器的工具层面,而非道的价值层面。就本质而言,生态保护的行为主体追求公益,而金融的行为主体则是趋于逐利的。要让这两类原本相悖的价值理念有机融合在一起,生态金融的研究与推进才有希望。因此,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框架下,出台囊括生态文明的金融改革方案,金融才能服务于公众利益。必须设计合理的市场机制,协调好金融与生态文明产业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从而促使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升级。
陈雨露校长引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指出,活水是市场资金,顺着生态金融体系的渠,流向生态文明企业的价值洼地;活水也是具有创新思维的睿思,通过思想交流平台,流向虚怀若谷的决策者心中。
德国前总统霍斯特·克勒认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正面临崩溃的危险。他说,在本世纪,贫穷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不再是纯粹的道德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经济、生态、政治,所有这些相关联的事务必须要有所改变。他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法摆脱相互关联的世界,地球那端出现的困境和苦难迟早也会影响到地球这端。无论一个国家有多么富有或强大,都不可以长期忽视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看法与需求。克勒强调,不希望那些不环保的产业消失,而是希望让它们从环保的角度变得更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社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世界各国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德国正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让我们做得更好!”
仪式最后,嘉宾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揭牌,并在“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书法长卷前合影留念,共同见证了中国第一家生态金融智库花落中国人民大学。
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的主题是“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金融学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绿色金融工作小组三家机构联合承办。11月26日,三个主旨论坛举行,分别探讨了“生态金融的现实意义”、“生态金融:政府的作用”和“生态金融:金融机构与产品创新的作用”。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后,这次会议的举办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的金融体系必须主动求变,去适应社会公众对美好环境的殷殷期盼,让各种资源流入那些对环境友好的产业、企业,甚至技术工艺,迫使资金有序退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领域。最终,金融体系将转型为一个对环境友好的、有益于生态保护的绿色金融体系。但与国家这种迫切的需要相比,生态金融理论发展却严重滞后,原因之一就是过去的环境学家与金融学家囿于各自学科分割,往往各自为战,今后应当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态金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论坛开始前,陈雨露校长会见了霍斯特·克勒前总统。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智库建设、指定用于推进生态金融领域政策研究与传播的、中国首个生态金融智库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在环境学科与金融学科领域内积累了大量的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的诞生并由新型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运营管理,将围绕生态金融产业等课题展开研究,探索如何促进金融体系与绿色、可持续经济的融合,制定利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金融政策和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