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 郑晓冬:知易行难,砥砺前行
本网讯 郑晓冬,男,汉族,现为我校经管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专业知识扎实;曾参与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参编专著1部;目前发表论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SCI论文1篇,CSSCI(含扩展版)论文8篇,CSCD论文2篇;曾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及学术会议优秀论文等奖项。
学术之路需坚持与适应
郑晓冬是经管学院2014年入学的硕博连读生,2016年从硕士研究生阶段转为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在博士生学习阶段,他积极勤奋,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他在这一过程中曾经历了不少波折和不顺。“我做学术研究的初期并不是很顺利,不论是研究思路的逻辑性还是写作水平都很菜鸟,写的文章在开始经常被拒稿,虽然现在也时长被拒绝,但总体上稍微好了一些,同时在心态上更看得开。有这些成果不仅要感谢导师指导和同学讨论帮助,也要感谢自己的积极尝试。”
郑晓冬在入学前的暑期就参与了导师组织的实地调研,对使用调研数据,撰写相关主题的论文有较浓厚的兴趣,调研结束后,他主动联系了老师和师兄并进行了数据清理的合作,并很快完成了论文初稿,然而这篇文章最终的发表时间为两年半后。“这是第一次让我意识到学术之路并不平坦,写文章需要厚积才有可能有薄发”。在此期间他没有放弃尝试。“在那段时间我参加了很多次学术会议或者博士生论坛,包括2015年和2016年的CAER-IFPRI年会、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北京农业经济学会年会、中国农村发展博士生论坛等等,在会议的交流与讨论中,我积累了一些论文写作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一篇较好地学术论文应当具有的特点,这些经验给我之后的主题构思和写作有较好的启发作用。”
与此同时,在投稿受挫、思索原因、修改以及再次尝试的过程中,他对学术研究开始有了一些体悟:“这段经历让我了解,学术、科研与很多事一样,都需要不断尝试,有足够的耐心,不仅是等待的耐心,更是修改的耐心。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直到如今,我也时常会遇到拒稿的情况,但有了多次尝试的经验,遇到此类的情况,我更多的是重新尝试的希望而非过于失望与沮丧,从中我了解到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在完善自己、完善论文,获得最终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对一些研究主要有所了解后,郑晓冬同学也开始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能较好地投入其中。他说:“学术之路并不总是平坦,需要调整好心态,有些时候适应与坚持与必要的,不过当自己投入到感兴趣的领域,找到感兴趣的问题研究,那么科研工作并不乏味和痛苦,反而会让人觉得有一定的趣味性。”
得良师益友,将事半功倍
郑晓冬同学特别强调导师指导对提高学术成果质量的作用。“我所获得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与我的导师方向明老师的指导有关。方老师让我参与了他的多个国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截至目前,我共参与了方老师的科研项目9项。得益于科研项目的开展,我的一些论文作为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发表,其中的一篇SSCI即为方老师进行的一个国际项目提供的数据支持。同时,方老师也在论文主题、主要逻辑、投稿过程以及回复评审意见等方面给我了很多指导和帮助。正是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我才能够快速地整理好总体逻辑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有一次论文的投稿过程经过了多次的修改,部分评审意见我很难回答,在于老师的讨论与交流中,我找到了相应的回复评审意见的逻辑。在英文写作时,老师不仅本人阅读了英文论文全文,同时还邀请了其美国的合作者对文章的行文进行润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个人的语言短板。总之,我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有较多科研成果的重要原因是良师的指导与帮助。”另一方面,他也非常感谢同学间的交流帮助以及榜样的力量。“在老师的带领下,师门学术交流频繁,氛围比较浓厚。我的一些研究主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迸发出来的,可见相比闭门造车,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收获要多很多,他能开拓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的学术之路并无太大的孤独感。同时,我也要感谢师门同学在日常事务上的支持和帮助。此外,许多学院往届师兄师姐的勤奋与睿智也令人印象深刻,以他们作为榜样,自己就会多很多动力。所以,得良师益友,将事半功倍。同时,榜样的力量也会使人不断向前。”
迎接机遇与挑战
郑晓冬同学还将自己的一些成果归因为“不算晚的准备”。他提到:“我现在仍记得在我研究生入学的时候经管学院郭沛院长的话,那就是‘早做准备’。尽管目前的很多事我到最后的期限才完成工作,但我在往‘早做准备’的方向前进。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在入学前就学习了数据分析的一些技巧,在研究生期间,重复学习了三年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这么做的原因除了我本身对数据分析有一定兴趣外,我也知道,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方法的科学运用对科研成果产出也有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我的导师让我参与其多个项目的数据分析工作和课程助教。这为之后的学术研究成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我也仍记得,我在假期的很多时间在图书馆或者教室研究问题,撰写文章,这些也是日后能有一些成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