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城的地下崛起
通州城北、运河源头五河交汇之处,“靴子”一样插入的是通州新城核心启动区。从2011年4月开始,这片3平方公里区域的地下,各种“看不到”的复杂施工一直在紧张进行:地铁、地下环隧、管线廊道、真空垃圾回收、立体停车系统……
现在,随着M6号线二期的顺利贯通,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完工,落地产业项目已经进入集中建设期。4年里,新城核心启动区地下究竟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前,记者钻入地下,感受核心区跳动的脉搏,探访了解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
施工深挖30余米,为未来建设留“接口”
穿过新华北路东侧的一片工地,迎面是一处宽阔的洞口,这是北环环隧的一个入口。
北环环隧位于“长靴”的脚腕处,1.5公里长的隧道容纳了地铁、行车隧道、垃圾回收和水电热暖等各种市政管线,是核心区北部地下主动脉。未来,侨商总部、新北京中心等120多万平方米的商务区将在环隧上面建起。
驱车行驶在14米宽的隧道里,每隔百余米,就能见到一对对的出入口。这样的出入口共有22对,连接地面20个地块和市政道路。
“建成后的商务北区实行‘人车分流’,进入区域的全部车辆在地下行驶,经由不同出口到达相应地块的停车场,避免车流量大造成路面堵塞。”负责启动区基础设施项目的新奥通城公司相关负责人郅慧对记者说。
在一处不起眼的小门边上,车停了下来。“这儿是变电室和地下管廊的入口。”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沿着狭窄的楼梯进入地下二层。
两米多高的夹层中,只见许多管道从地下“钻”上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环环隧自上而下分行车层、设备夹层、综合管沟层三层。中间的设备夹层是各类管线的公共空间,水、电、热力、电信、垃圾等各类管线从管沟层牵引至此,“这里就好比是个插座,未来地面建筑需要什么管线,在这儿一连就可以用,非常方便。”
管线从哪儿接过来的呢?在一个约一米多见方的地孔处,记者手脚并用顺着梯子爬下去,见到了管沟层的真面目。在一处管线交会点,记者不禁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惊呆了:四面八方而来的管道如同血管一般交叉密布。“这是上水管和中水管,旁边黑色的是垃圾回收管,远处的细线是电信管线。”工作人员一一为记者介绍。
1.5公里长的环隧,宛如综合多种服务地下主动脉,建设时面临的复杂程度更是超乎想象。
郅慧介绍说,北环环隧建设时,涉及到地铁、商业、管线、地面道路等多个工程,各个项目涉及不同的业主、设计施工单位,进度也各不相同。
如果按照过去的方法施工,先建环隧,然后回填土方,这样在环隧下面再修地铁时,就要在地下三四十米的地方暗挖。为了避免拆了建、建了拆,加快进度,节约成本,北环环隧建设时,由新奥通城公司牵头,将这些工程统一协调,一体化施工。
“当时向地下挖了10层楼那么深,不光挖出了环隧、管线层,连地铁的深度都挖出来了。土方量就达200多万立方米,”郅慧形象地打了个比方,“挖出的土能在足球场那么大的地方垒出国贸那么高。”
挖好后,位于最下层的地铁首先施工,接着修建环隧,最后还为未来地面建筑施工留下一个坑作为地基。
高端服务设施藏地下,留亲水空间给市民
出环隧东口,车驶入刚刚建成的东关大道。位于“靴面”的东关大道,是新城核心区首个启动的基础设施项目,从新华大街起始,与通燕高速相连接,“以后从核心区开车进市区,不用走拥堵的长安街东延长线新华大街,通过东关大道,直接上通燕高速。”
东关大道有900多米的路段建在地下。
“设计下穿,主要是为地上的市民亲水空间让道。”郅慧告诉记者,通州新城核心区建在运河源头的五河交汇处,临河而居,亲水生态的环境变得尤为珍贵,建隧道,就是给市民留出亲水空间。可这样施工的难度却一下子上来了,由于隧道要下穿通惠河,施工只能选择在汛期过后进行。施工方通过8根1.4米粗的管道对河水进行围堰导流,用了8个月的时间,终于赶在次年汛期前完成了东关大道穿河而过。
如今,隧道上方流淌着通惠河,河畔的富华水乡项目已经展露雏形,而过去的滨河路将被改造成亲水步道。
东关大道北侧,是市政综合配套服务中心,目前主体结构已经完成。综合停车、垃圾处理、监控指挥等多项功能的服务中心,核心也在地下。
沿着车库入口进入地下一层,东侧是一个个的停车孔,西侧是三个监控室,分别负责北环环隧、东关大道,以及未来建成的南环环隧的监控指挥、安保养护。地下二层为办公场所。再往下,就是高达8米的三层立体停车库,能停200多辆车。
“还记得咱们在环隧看到的垃圾管线吗?垃圾就送到这里处理。”只见车库东侧,六七处方格子的空地正准备设备安装。以后,核心区北部各个楼宇产生的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后,将经过管道气力自动传输于此。在这里,垃圾经过集中压缩和脱水压缩处理,由专用车辆装箱运输出去,在地面上将看不到垃圾清运作业。这一技术,目前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垃圾站、停车场建在地下,地面上将绿树成荫,建成一个小公园。
基础设施年内完成
运河两岸项目开工
走出综合服务中心,南望核心区,一片片绿网交织的工地里,挖掘机正在轰鸣作业。远处林立的塔吊间,高高低低的楼房正拔地而起。
如今新城核心启动区主要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运河两岸的落地项目也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工。
站在M6号线二期北关站南侧,通州新城中心区管委会副主任安聪颖一一介绍核心区建设项目。“在建的产业项目16个,咱们旁边这座正在建设的就是‘新北京中心’。”记者看到,建筑已跃出地面40多米。
“新北京中心”项目,包括5A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商务公寓、12万平方米大型商业中心、餐饮等业态,其中最高建筑中央主塔将以275米的高度成为通州新地标。
安聪颖指着西北方向介绍道,“那里是侨商总部,已经准备开工,建筑面积为31万平方米,未来大型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和高端商务金融产业将在此聚集。新华大街还有两个接近竣工的项目,分别是京杭府和运河商务中心,目前正在招商,年内将投入使用。”
核心启动区的“靴底”,是新建的住宅区,这里的市政基础设施也随着新城建设进行了改造升级。
改造后的地下管线不光实现了雨水污水分流,避免了城市污水直接排放污染河流,提高了防洪能力,容纳的管线数量也拓展为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8种。随着市政管线的完工,综合服务中心、通惠河水环境整治一期、北运河核心区段堤防改造工程等项目竣工,南环环隧开建,新城将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通州新城不是建楼,而是建一座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新城,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先打好地基,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郅慧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拥有便捷的地上地下交通和舒适的亲水环境,百姓将越来越感受到新城建设的步伐,“一核五区”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