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全球院李建平教授等发文揭示过去千年南亚夏季风与印度饥荒的关系

30.10.2014  13:01

  近日,我校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李建平教授等发文指出,过去千年南亚夏季风与印度饥荒的关系密切。

  南亚夏季风作为全球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之一,影响全球大约四分之一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研究长时间尺度南亚夏季风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仪器观测数据仅有几十年,对季风多年代际、世纪尺度的变化特征和影响以及其对外强迫的响应目前仍认识不清。李建平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最优信号提取方法(OIE),在南亚夏季风响应敏感区选择对季风响应显著的15条树木年轮年表,有效提取代用记录中的气候信号,集成重建了年分辨率过去千年南亚夏季风指数。该指数通过了全印度降水指数的独立检验。

  重建的过去千年南亚夏季风指数与印度发生饥荒事件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尤其是对于16次1~3年的短气候事件,重建指数成功捕获到其中的11次,表明南亚夏季风可能是印度发生饥荒事件的诱因。其余重建指数的极值点可为补充历史文献过去印度饥荒记录的缺失提供参考。功率谱分析显示,重建的南亚夏季风指数存在 92年左右的周期,这可能与太阳活动的格莱斯堡(Gleissberg)循环有关。重建的指数与太阳总辐照度(TSI)也显著相关。另外,与34个火山爆发事件相关分析发现,在火山爆发第2年很可能会发生一个弱季风年。这些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均为南亚夏季风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

  该成果于2014年10月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这是李建平教授团队2014年在该刊发表的第2篇论文。

  该文重建的年分辨率过去千年南亚夏季风指数已被著名的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世界数据中心(NOAA/World Data Center for Paleoclimatology archive)收录( http://www.ncdc.noaa.gov/paleo/study/17369 ),供全球使用。



  图1  重建的南亚夏季风指数 (SASMI)(红线),达索普冰芯的沙尘浓度(蓝线为年分辨率,蓝绿线为十年分辨率)(Thompson et al., 2000),印度Jhumar和Wah Shikar洞合成的石笋氧同位素(绿线)(Sinha et al., 2011),以及Mae Hong Son (MHS)和Bidoup Nui Ba国家公园(BDNP)的两条树轮年表(黑线和橘线)(Buckley et al., 2007; 2010)。以1670年为界分为(a)和(b)。阴影时间段表示印度过去千年发生的26次饥荒事件。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