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辛德惠:铭刻在石碑上的赤子情怀
【蹲点在曲周】
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里,有一座石碑,碑的正面镌刻着“改土治碱,造福曲周”八个烫金大字,背面则书写着12万曲周人民的深情:“昔日茫茫碱滩,今朝一片绿洲,缘木思本,饮水思源,特树此碑,以志永念。”
碑文盛赞当年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数十名教职员工扎根曲周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辛德惠的名字,与石元春、林培、毛达如、雷浣群、黄仁安、陶益寿等人的名字,被镌刻在这块汉白玉石碑背面。
1973年,留学归来的“洋博士”辛德惠与石元春等人来到曲周,决定扎进盐碱最严重的张庄。辛德惠是这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旱涝盐碱地综合治理”主要参加人。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查明曲周盐碱地的成因和类型,他经常亲自上手,和农民们一起在农田上挖坑,做剖面,做24小时的水渗透观测实验,每隔一两个小时,他总是独自钻进田地里,挨个查看、记录数据。这些研究在后来扩展丰富成为“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成了后来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的“药方”。
盐碱地改造成功之后,在曲周,农业综合治理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耕地流失、环境退化等诸多问题,让辛德惠加快了研究的步伐。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辛德惠提出了“玉米秸秆整株还田”,既保护环境,又能增加地肥。但他发现,农民们为了省事,直接焚烧。怎么说服农民们相信?于是,辛德惠亲自带人做实验,做增产效益分析,给农民做示范。面对庞杂的数据指标,他带人加班加点,连续干了4个月,才得到了翔实可靠的实验数据,秸秆还田得以在曲周全县推广。
数十年来,一直在低产、贫困、落后的地区工作,条件艰苦,积劳成疾,辛德惠却在日记中自述“甘之如饴,乐此不疲”。
1986年年底,辛德惠在曲周感到胸部不适,在大家一再催促下到医院检查。经确诊是心肌梗死前兆,必须立刻住院。
辛德惠的学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郝晋珉告诉记者,即使在住院期间,辛老师还在抓紧时间研究课题,帮研究生修改论文,与地方领导商讨农业发展转型……半年后,他的心脏病得到了控制,左臂却没有脉搏。医生再三叮嘱他不能劳累,不能激动,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可是一出院,他又忙碌地奔波在北京—石家庄—曲周这条线路上。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第三任站长李维炯经常与辛德惠一起乘火车前往曲周,“即使从车厢的一边走到车厢的另一边,辛老师都要停下来休息。我们总是劝他,多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但是,他却总是生气地冲我们说,‘我的身体状态就是这样了,再不继续工作,那活着干吗?’”
辛德惠在曲周工作20余年,有一年在曲周工作300余天。
“谁来养活中国人,只有靠我们自己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辛德惠提出,“制定和实施粮食、农业-农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体化系列战略”,并一直为此坚持研究。
即便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也没有停下脚步。1998年,68岁的辛德惠在浙江象山县参加全国松材线虫病考察途中,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应曲周县人民的请求,辛德惠的骨灰一分为三,分别安放在北京、宁波和他工作20余年的曲周。
“辛老师再也不会离开曲周了”。如今,曲周实验站西南角辛德惠墓前的大树亭亭玉立、绿树成荫,总有当地农民自发来祭拜。
郝晋珉面对记者声音哽咽:“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来过曲周。我只知道,我的老师、老师的老师在这儿,我的学生、学生的学生也在这儿。”
(本报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