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三峡植物园的“突围记”
昔日的“丑小鸭”如今变成了“白天鹅”。
提到三峡,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雄伟的大坝景观,是绿色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湖北省宜昌市三峡植物园从默默无闻的国有林场,逐渐建设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景点。从每年3月开始,三峡植物园就迎来大量的游客,在5月-7月百合花盛开期间,游客量更是成倍增加,植物园全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从宜昌市的金银岗国有试验林场,到如今声名远播的植物园,三峡务林人植绿、护绿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国有林场到植物园的华丽转身,三峡植物园经过了两次跨越式发展。
三峡植物园前身是湖北省宜昌市金银岗国有试验林场,荒山面积1.5万亩。据还健在的老同志回忆,每到春季植树的繁忙季节,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男女之别,吃的是洋芋果,住的是草窝棚,看的是满天星。
从1962年建场开始,播种绿色、守护绿色就成为几代林场人的不懈追求,绿色也成为林场人最骄傲的颜色。2002年,植物园自筹资金启动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收集和保护工作,经过10年努力,三峡植物园先后对珙桐、南方红豆杉、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丰都车前、宜昌黄杨、宜昌楠木等55种、1.28万株三峡地区的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开展保护工作,收集种质资源遗传材料67种2085份,初步建立了三峡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实现了由绿化向珍稀化的第一次跨越发展。
2012年以来,三峡植物园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保护项目启动,引进定植三峡地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460种,建成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基地450亩。植物园先后成立木兰科植物、水生植物、桃花、牡丹、樱花、月季、市树市花、海棠、金银花9个观花植物专类园,实现了由绿化向彩化、香化的第二次跨越发展。
改革创新成为破解植物园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峡植物园于1998年挂牌成立,2009年与宜昌市林科所合署办公,确立了机构建设的新体制。从此,三峡植物园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2014年,宜昌市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为解决困扰多年的职能定位、发展方向及内部机构编制设置等问题,植物园紧抓机遇,经多方沟通努力,最终被确定为副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改变了植物园长期以来财政经费不足的境况。宜昌市政府还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签订园地二期合作共建协议,为三峡植物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力量保障。
随着植物园建设水平的提升,职工队伍年龄老化、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植物园先后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公开招考引入7名高层次人才,增强发展活力;持续开展专业技术交流活动、专家传帮带活动,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参与“拜认一位专家,选准一个方向,承包一块基地,构建一个论坛”等主题活动,提升职工业务素质;实施“走出去”方针,加快园内人才培养步伐。
三峡植物园的建设,不仅使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峡植物园地处宜昌市东大门,园区与周边5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接壤。植物园通过安排季节性用工,实现了附近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加收入;通过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植物园成功打造“返乡农民工培训”科技服务品牌,3年来累计免费培训林农2000余人次,帮助他们掌握一门过硬的致富技术,找到了致富门路。逐步奔向小康的村民,争当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宣传员,争做珍稀濒危植物的管理员。
随着植物园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园内景观日益丰富、配套设施设备日益完善,园区接待能力逐步提升。植物园还充分发挥科普教育职能,长期与各大中小学校合作共建科普教育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待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大学、树人教育学校、夷陵区土门初中等多所院校学生参观实习,并派专人进行现场讲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