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票制近一个月 轨道交通日均降80万人次
北京市实施新的票制已近一个月。根据对调价前后客流数据的监测,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较之前下降80万人次左右。其中,10号线日客运量降幅最高,达18%。
22日上午,《法制晚报》记者获悉,不少委员关注交通出行。委员陈小兵提案建议,鼓励持卡联乘(公交、地铁),可对转乘限定时限。
根据对调价前后客流数据的监测,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较之前下降80万人次左右。其中,星期一同比下降8.0%,星期二同比下降8.2%。
此外,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汇总1月5日至9日期间各条地铁线日均客运量与去年同期数据对比,除6号线、8号线、15号线、14号线和昌平线日均客运量有所提高外,其他线路客运量均有所下降。
距离比 短途乘客坐的少了
日均客流下降,究竟是哪些乘客放弃了乘坐地铁呢?通过对比全网乘距及各线平均运距发现,调价前后数值基本持平。
但分析出行距离构成时发现,6公里以下乘客下降明显,同比减少8.8%,其中4公里以下出行降低了11.5%。由此可以看出,起步价的提高对减少短途乘客效果显著。同时数据还显示,出行距离为52公里以上的乘客减少也达到了15.1%。
降幅大 10号线登上榜首
自10号线形成大二环后,一直被形容成最挤的地铁线。监测数据显示,此次票价调整后,10号线日客运量减少34万人次,同比降幅最高,为18%。
由于2014年底,票制票价调整与轨道新线开通同期进行,因此对各线客流影响程度不一。除新开的四条线(段)客运量为正增长外,其他线路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既有线路客运量同比下降了12%。八通线受6号线二期开通分流影响,客流降幅也达到了15%。
票改后,轨道交通分时段进站量变化呈现不均衡的特征。其中,早高峰(7:00-9:00)同比下降3.9%,低于晚高峰(17:00-19:00)8.7%的降幅。
同时,受地面公交收车早的影响,晚8点后轨道系统内乘客仅比调价前减少3.3%。由于日间平峰客流弹性出行比例最高,转向其他交通方式的人数最多,平均降幅达到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