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精神在北京 大众创业正当时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记者 曾鼐)春节将至,每天几十万人正涌出京城,准备回家过年。而对朱宝楠来说,假期似乎还无期,他的“有机农业”创业项目正进入关键期。他身后,中关村创业大街灯火通明,无数张和他一样紧张又激动的面容,映射在巨幅落地窗上。
一股“大众创业”的热潮正席卷京城,以“零门槛创业”为特征的车库精神在此焕发生机。
车库精神,是全球创业者最津津乐道的话题。20世纪3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将自家车库提供给学生作为实验室,成就了惠普公司的奇迹。这个写着“硅谷诞生地”的小车库,被列为历史古迹保留至今。“草根创业”的激情,引领着谷歌、苹果、亚马逊等一批明星企业,自车库中崛起,也鼓舞着一群又一群中国青年走上创业之路。
记者近日走进“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在这个平均每天诞生36家公司的地方,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的产业门类:创业服务业。去年6月,“中关村创业大街”鸣锣开市。
来到创业大街,不足300米长的街道,聚集了2000多个天使投资人和机构、20多家新型创业机构,近4000个创业团队。开市至今,已为120多个团队获得融资,平均融资额达500万元人民币。促使投融资双方相互吸引与信赖的,其实是背后庞大而低调的清华控股公司;而具体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的,则是清控下属的科创控股公司。
藏在一间小旅馆二层的“车库咖啡”,是创业客的乐园。2011年,辞去上市公司投资总监的美差,苏菂创办了车库咖啡。他称,取名车库是“向车库起家的企业致敬”,而咖啡厅是“披着咖啡外衣的小微企业孵化器”。
在这里,只需买1杯约20元的咖啡,便可一整天免费享用一个办公桌;店内24小时营业,提供打印、复印等服务,定时举办创投等讲座。
依据标识,记者走进咖啡厅。门外墙体斑驳、楼梯破旧,显出些许荒凉。推门而入,竟然人声鼎沸:800平米的店内座无虚席,不少人甚至站在门口互换名片,交谈声、打字声、咖啡具的碰触声交织一片……
“气氛好,特有激情”,21岁的付强对记者说。大学刚毕业的他,与朋友合开了一家贸易公司。
付强称,在这里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教会自己“用互联网思维做生意”,“有一种归属感”。
而对30多岁的魏清晨来说,“办公成本低、好找技术团队”是吸引他的原因。4年前辞职后,他来京创业,正在开发一种“情绪识别引擎”:通过扫描人脸,可分析用户情绪,通过播放歌曲等方式帮助调节情绪;迄今累积用户已达120多万。
带着“情绪应用”的点子,他在欧洲科技圈中极有影响力的2014Slush峰会上,获得全球大赛第一名。他计划要收集情绪大数据。
“创业大街”也不乏大佬们的身影,美国副国务卿诺韦利、大众视频网站YouTube创始人陈士俊等都曾到访此地。
去年底,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出访美国的前一天,深夜到此,与30多位创业者畅聊两个多小时,并在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邀请美国大学生探访创业大街。
谈到与鲁炜的“意外”相遇,唐伟滔滔不绝,他正在开发一款“碳交易”的APP软件。“(鲁炜)说这个想法牛啊!”唐伟笑着说。
曾经历过一次互联网创业失败的唐伟认为,相比以往,内地网络营销市场“政策更好,机会更多了,值得再试一试”。至2014年底,内地网民已超6亿;北京地区的网上销售额4年内飙升12倍,从2010年的120亿元增至近1460亿元。
“要有激情,但创业不能冲动”,正帮客人冲咖啡的夏康说。他已在车库咖啡工作近一年,称见过“一夜致富的”,但也看过太多“失败者”。
谈起融资成功的团队,他称“共性一致”:勤奋,说得少、做得多。
“不是鼓励每个学生不读书都去创业,但一定要给有梦想、有勇气、有能力的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机会”,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
在去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完)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