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正式获得北京市认定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认定第二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通知》(京教函[2016]194号),我校申报的“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获得认定。
5月24日,市教委召开了第二批认定中心负责人及分管校领导座谈会,对各高校的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校创新中心主任李宇明教授和主管校领导曹志耘副校长应邀参加座谈会。5月25日,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实体研究机构。这也标志着我校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创新中心获得认定并正式开始建设,对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切实推动我校“双一流”建设,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改善我校办学结构,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李宇明书记、曹志耘副校长参加市教委座谈会
2015年3月,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计划集中建设20个左右的高精尖创新中心,持续支持五到十年,每年给予文科5千万元、理工科1亿元的经费投入。2015年7月,我校科研处邀请市教委领导来校指导工作,提出初步的创新中心申报意向。2015年10月,市教委首批认定13个高精尖创新中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进一步激发了我校申报的决心。此后,经过调研、论证和认真的准备,并与市教委领导多次沟通,我校于2015年11月11日正式提交了创新中心建设方向,即建设“一带一路”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这一选题得到市委和市教委领导的充分认可。12月31日,市教委通知我校被列入第二批建设单位候选名单。此后,学校成立了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写小组,利用寒假集中撰写完成建设方案初稿。2016年2月25日,校长办公会作出正式申报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决定。
宏观领域专家答辩会
2016年3月22日,北京市教委组织了第二批建设单位的宏观论证答辩,李宇明书记代表创新中心做了主题汇报,崔希亮校长、曹志耘副校长以及合作单位的代表回答了专家质询。我校的申报方案被专家组评价为“选题意义重大、建设目标明确、前期基础扎实、人才队伍优秀、组织结构合理”,获得全票通过。4月6日,北京市教委组织了领域专家论证会,7位专家对我校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给予充分的肯定,全票通过建设方案。
专业领域专家论证会
根据建设方案,我校创新中心将立足服务国家外交和安全利益大局,面向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实现基于语言资源与智能服务的中外语言互通和人文交流,针对首都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我校作为以中外语言和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的资源和人才优势,联合有关单位,广泛吸纳和调动国内外相关创新人才和顶尖技术力量,进行协同共建。创新中心将以语言资源与智能作为主攻方向,从语言资源的汇聚与开发、展示与共享、应用与服务三个层面出发,集中建设以语言资源库(简称“资源库”)、语言文化博物馆(简称“博物馆”)和“语言通”智能服务(简称“语言通”)三大工程为基础,集科研创新、学科孵化、产业服务、人才汇聚和国际交流“五位一体”的改革、创新平台。
建设方案编写小组在工作
附:第二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名单
牵头学校 | 中心名称 |
北京大学 | 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
北京建筑大学 | 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
北京林业大学 | 分子设计与森林重建高精尖创新中心 |
北京语言大学 | 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 |
中国音乐学院 | 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